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醫療行業分析報告 >> 醫療行業的趨勢和前景

醫療行業的趨勢和前景

2022-05-27 17:25:5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醫療企業占整體市場超60%左右,疫情階段,政府對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體系提出更高要求,2022年我國醫療服務將更加經濟實惠,並以患者為本。以下對醫療行業的趨勢和前景分析。

  2016年-2020年,基因治療市場規模從0.15億元增長到0.24億元,增長幅度尚不明顯。但隨著基因治療近年來臨床試驗的大量開展、基因治療產品的陸續預期獲批上市、相關利好產業政策的支持,預計國內基因治療市場規模將快速擴大,到2022年將達到14.96億元。

醫療行業的趨勢和前景

  國家醫療保障局的成立,標誌著體制改革的結構性變革開始。政策的目標是未來建立一個以需求為導向,集中度更高的、良性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的醫藥市場。現從三大方向和五大點來分析醫療行業的趨勢和前景。

  醫療行業的趨勢

  1、醫療行業需求穩步上升

  醫療消費升級疊加人口老齡化拉動行業需求。中國當前醫療衛生約占GDP5%,相比較於美國的17%,我國醫療消費水平尚處於初級階段。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健康觀念將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消費將迎來長期穩步發展階段。此外,中國慢性病患病率不斷攀升,且人口老齡化將持續促進醫療服務消費。2016年至今我國公立醫院檢查、手術費用持續快於藥品支出費用,行業需求愈發旺盛。我國醫療服務需求一直不斷增長,需求增長主要來自於人口老齡化、人口患病率的上升(保健意識提高)以及醫保覆蓋的提升。

  2、我國醫療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近十年來,我國居民人均醫療衛生費用年均增速超過14%;衛生費用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18年已達6.39%,但是與已開發國家(占比10%以上)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隨著人民經濟收入的增長、老齡化加劇、全民健康意識的加強、醫療技術的更新發展、以及醫療衛生體制的深化改革,醫院醫療事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良機。

  3、我國醫療服務供給以公立醫院、三級醫院為主

  按照2018年數據,公立醫院數量占比36.45%,而床位數占比高達73.66%;三級醫院數量占比僅7.7%,而床位數占比高達39.37%。我國醫療服務供給端,呈現出以公立醫院、三級醫院為主的格局。目前,我國醫院總體病床使用率已經超過84%,其中承擔最主要醫療任務的三級醫院病床使用率更是高達97.5%,醫生人均每天負擔診療人次7.0次,基本屬於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的狀態。同時,我國每萬人口醫師數為18,每萬人口護士數23,遠低於德國、澳大利亞等已開發國家。

  醫療行業的前景

  1、醫療相關技術

  技術的革新,總是能帶領行業向前邁步,有時候,甚至能改變整個行業環境,醫療技術也是如此,隨著科技發展,未來像是3D列印器官、機器人手術、基因測序等等,都會逐漸被廣泛使用。

  2、養老產業

  不得不說,現在中國境內人口老齡化形勢已經趨於嚴峻。咱們國家又是一個講究尊老愛幼的禮儀之過,面臨老年人口數量快速增加,但是國內目前老機構床位數不足存在著養,老年護理人員的數量和服務質量不足的情況,未來將加大對養老機構的要求。

  3、已經全面放開的二胎政策

  一個國家要持續發展,青年人口數量是絕不可減少的,與人口老齡化相反,嬰兒出生數量反而不高,所以才會開放二胎。而已經全面開放的二胎,必然使得兒童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等相關醫療服務機構會相應增加。母嬰服務產業也必然會增大。

  4、社會資本參與度提高

  社會資本參與度的提高對優化醫療資源配置能起到推動作用。民營醫療機構的成立對中國醫療「供給端」起到補充作用,這有利於更好的滿足社會醫療需求。

  5、醫療資源集中化

  現在各個地區都在往城市化的方向發展,而大城市的醫療資源會更多更優,進一步加強對其他城市的比較優勢,進而再次推動了中國人口向核心城市聚集。

  醫保支付結構優化,醫療市場消費升級疊加人口老齡化現狀拉動醫療行業需求,醫療服務行業有望深度受益。目前我國公共醫療管理系統的不完善,醫療成本高、渠道少、覆蓋面低等問題困擾著大眾民生,醫療事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新良機。

  以上就是醫療行業的趨勢和前景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