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7 年中國鑄件產量4940 萬噸,連續18 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國鑄造業一直大而不強,關鍵鑄件和技術是發展瓶頸。下面進行鑄造行業發展政策分析。
鑄造行業分析表示,目前,我國製造業的規模和總量都已經進入世界前列,成為全球製造大國,但是發展模式仍比較粗放,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產品附加值低,總體上大而不強,進一步的發展面臨能源、資源和環境等諸多壓力。
作為近幾年快速發展並成功應用於鑄造生產的3D列印技術,成功解決了很多傳統鑄造工藝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3D列印在鑄造生產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各地方政府已經陸續出台了不少相關政策,鼓勵重點發展建設3D列印產業。
現階段,我國鑄造業正處在飛速發展的階段,處於從鑄造大國向鑄造強國轉型的階段。我們必須要解決現有的一系列問題的困擾。因抓住這一機遇,加強技術研發,提升管理水平,提高鑄件的質量,提升中國鑄件在國際上的形象。政府提出新的政策,大力扶持具有先進技術的企業,提升它們的國際競爭力,進而帶動我國鑄造行業整體向前發展。
在國內,鑄造業是基礎性產業,在我國裝備製造業中的占據重要地位,同時也是石油化工、鋼鐵、紡織等支柱產業的基礎。在機械製造業中,鑄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整機鑄造,其中汽車的內燃機生產占據75%,拖拉機生產占65%,冶金、礦山等大型設備基本都是大型鑄鍛件。換句話說,機械整機的性能與鑄件的質量密不可分。
目前,據有關數據表明:我國鑄造企業約有三萬多家,涉及員工近兩百萬。從產業的結構看,不僅有附屬於大企業的鑄造車間,也有專門的鑄造研究所,甚至還有一些小型的鑄造作坊。從鑄造水平來看,不僅有工藝先進、機械化程度高的大型鑄造廠,例如汽車行業、航空航天行業的鑄造廠;而且有工藝設備落後、手工操作的小型鑄造廠。
目前,我國大型鑄鋼件的生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雖然仍不具備生產高端產品的技術能力,但是多項關鍵技術研究已經取得突破,實現自主生產高端鑄件指日可待。鋁合金技術已經實現很多高端大型薄壁鑄件的自主研發及生產,未來將繼續向條件要求更苛刻的高端方向發展。以上便是鑄造行業發展政策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鑄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鑄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