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交通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交通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交通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交通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交通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交通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交通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交通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交通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交通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交通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交通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交通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郜春海表示,未來10年以後,可能哪一天空中也有交通堵塞的問題。大家都上班,都用這條航線,但是他的選擇餘地應該比地面交通的選擇餘地大得多,這個可以取決於後台。假如說這條航線有問題,空中飛機可以拐上幾公里走另外一條航線。這種變化是屬於空中的優化,這種組合要比地面上豐富得多,想像的空間要大得多。地面得修一條路,再修一條路,這就涉及到了成本問題。但是空中沒有這樣的問題。
交通運輸部10月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7萬億元。其中,公路、水運投資分別完成1.9萬億元和1576億元。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認為,我國智慧交通發展前景廣闊。我國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對智能化的需求日益迫切,智慧交通成為交通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根據中國智能交通協會,2023年中國智慧交通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817億元。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不再局限於單車智能,而是更強調車路雲一體化的協同。需要在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的基礎上,在車端、路端和雲端之間建立一體化協同機制,融合多源多維信息來進行協同感知、協同決策和協同控制。隨著智慧交通政策的持續發力,產業的發展進程有望提速。車路協同產業已進入大規模驗證周期,多個國家級測試示範區、車聯網先導區和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已建成,為車路雲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產業鏈相關公司預期將受益於智慧交通設施建設。
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近日在京舉行,聚焦推進全球交通合作,彰顯我國致力發展可持續交通造福世界的努力。 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交通先行、創新引領、交通天下,可持續交通建設取得長足發展,行業綜合實力大幅提升,交通強國建設穩步推進,交通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開路先鋒。 與此同時,我國持續加強全球交通合作,提出「與世界相交 與時代相通」等重要理念和主張,採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闡明了我國致力於推動全球交通合作,以自身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讓可持續交通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鮮明立場。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演進。地緣衝突導致全球航運形勢緊張,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頻發使交通運輸面臨更大的安全風險。各方應攜起手來,以交通可持續發展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國有六大行持續低迷,交通銀行跌超4%,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跌超3%,郵儲銀行、中國銀行跟跌。
美銀證券發表報告稱,交通銀行上半年純利按年跌1.6%至453億元人民幣,低於該行預測1.5%。核心盈利按年跌6.5%,較預期低4.2%。惟派中期股息18.2分提供支持,派息比率達32%。該行將交通銀行2024至2026年盈利預測下調1%至4%,目標價由6.06港元下調至5.9港元,維持對其「中性」評級,認為估值並不吸引。
交通銀行漲0.38%,報7.99元/股,股價再創新高,總市值突破5933.59億元,成交額達3.42億元。
據交通運輸部7月26日消息,上半年,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總體平穩,全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7萬億元。其中,公路、水運投資分別完成1.2萬億元和1025億元。
交通銀行漲0.97%,報7.25元/股,股價再創新高,總市值突破5384.04億元,成交額達8036.41萬元。
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5月6日—5月12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其中:國家鐵路累計運輸貨物7530.1 萬噸,環比增長0.54%;全國高速公路累計貨車通行5504.5萬輛,環比增長29.04%;監測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5201萬噸,環比下降4.74%,完成貨櫃吞吐量604.8萬標箱,環比增長2.8%;民航累計保障航班11.4萬班(其中貨運航班4147班,包括國際貨運航班2480班,國內貨運航班1667班),環比下降4.31%;郵政快遞累計攬收量約33.42億件,環比增長14.77%;累計投遞量約31.76億件,環比增長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