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全球電視市場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製造的電視憑藉其性價比優勢和完整的產業鏈,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對中美貿易關係產生了顯著影響,尤其是對電視等家電產品的出口造成了短期衝擊。儘管如此,中國電視製造商通過海外布局和成本控制,依然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視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12月,中國大陸電視出口總量達到1509萬台,同比增長6.7%,出口額為20億美元,同比增長1.4%。然而,北美市場卻呈現逆勢下跌的趨勢,同期中國對北美出口電視142萬台,同比下降19.2%,其中對美國出口量暴跌26.6%。這一數據表明,美國市場的需求並未減弱,但關稅政策對中國電視出口造成了直接衝擊。
在美國政府宣布對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後,美國消費者開始瘋狂囤貨,尤其是電視、電腦等耐用品。中國品牌的電視因其優良的性價比成為搶購焦點,紐約、洛杉磯等地的門店中國品牌電視被迅速清空。這一現象反映出美國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同時也暴露了美國本土製造業的短板。
全球70%的液晶電視面板產能集中在中國,中國企業憑藉規模優勢,能將面板採購價壓至120美元以下。而美國本土最後一家電視製造商已於2019年因關稅政策倒閉,如今美國幾乎沒有任何完整的電視產業鏈。即使美國重建產線,成本也遠超中國。數據顯示,僅考慮工人時薪差異,美國家電生產成本就比中國高50%100%,最終產品價格將遠超普通消費者承受能力。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中國電視製造商早已未雨綢繆。例如,部分企業在墨西哥設廠,覆蓋北美市場;另一些企業在越南建立生產基地,靈活調整對美出口。此外,其他品牌也在東南亞、拉美等地布局供應鏈。這意味著,即便美國加稅,中國家電廠商仍能通過海外產能規避部分衝擊。
2024年,中國電視對美出口占比達到20%,關稅政策預計仍會對行業短期出口造成一定影響。然而,中國製造的競爭力源於完整的產業鏈、規模優勢和成本控制,這些並非短期關稅政策所能夠顛覆。當美國民眾在超市搶購中國品牌的電視產品時,市場已給出了最真實的答案。
總結來看,儘管美國關稅政策對中國電視出口造成了短期影響,但中國製造的優勢和全球化布局使其在長期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未來,隨著全球電視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中國製造將繼續引領行業趨勢,而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難以改變這一格局。
更多電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