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金融行業分析報告 >> 會展經濟:更新城市的機會

會展經濟:更新城市的機會

2008-01-25 14:07: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1997年,中國內地全年舉辦的各類展覽會數量第一次達到1000個;20
06年,該數字躍升至3800個,在世界排名為第14位。2006年,中國內地
各類展覽會直接收入達140億元人民幣,按1元人民幣展會收入拉動9元人民幣社
會產出計算,展覽業正在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日益明顯的推動作用。

  會展市場金礦有多大

  會展產業的形成是因它傳遞信息最快、最直接,就是在信息化時代,報紙和網絡
也無法取代會議的這種功能。故西方經濟學家把它稱之為「信息衝浪」、「知識會餐」、
「財富平台」、「城市經濟的拉力器」。中國獲得了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
的舉辦權。資料統計,舉辦奧運會,將使主辦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發展提前20年。

  全世界每年舉辦的展覽會大約有3萬個,展覽組織者的直接收入約為300億美
元。全世界每年舉辦的國際性會議大約有40萬個,總開銷達2800億美元;如果
按照「1:9」的拉動係數核算,會展組織者的直接收入也就是相當於280億美元。
現在全世界每年的GDP數額接近45萬億美元。這樣算下來,全世界會展產業(會
議加展覽)的直接產值所占GDP的比例就是0.13%,其中:會議業大約占到0.
062%,展覽業大約占到0.067%。特別是每年高達2800億美元的國際會
議總開銷,像一個「聚寶盆」緊緊地吸引著世界各國的目光。如今任何一個著名國際
會議主辦權的申辦都是在10個國家或地區以上,在近乎白熱化的競爭之後方能塵埃
落定。

  歐洲和美國是世界會展業最發達的兩大地區。瑞士是一個有700萬人口的內陸
小國,可平均每年舉辦的國際會議超過2000個,每年因會議而吸引的外國遊客超
過3000萬人;法國一年至少要辦700多個國際會議,會議每年為巴黎帶來7億
多美元的經濟收入;而美國更是利用聯合國所在地之利,國際會議接連不斷。作為世
界最大的國際會議主辦國,其航空客運量的22.4%、飯店入住率的33.8%均
來自國際會議及獎勵旅遊;香港每年的會展人均消費額為度假消費的3倍;去新加坡
的遊客一般只逗留3.7天、消費710新元,而會議客人則逗留7.7天,消費達
1700新元。舉行國際會議活動還可增加就業機會,據統計,全球舉行國際會議最
多的歐洲,每增加20位出席會議代表就可創造一個全職的就業機會。

  這些都是會展經濟產生的龐大經濟效益,而它帶來的非經濟效益往往高於經濟效
益,且難以用金錢衡量。每個城市爭取到會議活動的承辦權後,在相應的旅遊設施、
交通設施、服務設施和其他相關設施上多少都會進行建設,這樣也就加快了城市發展。
國際性的會議和活動是最大、最有特色、最有意義的城市廣告,它能夠向與會人員展
示城市的風采和形象,提升城市地位,提高城市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這個「金礦」如何挖掘

  一個城市能否躋身於國際大都市,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召開國際會議的數量和規模。
在我國,會展經濟的概念也已經逐漸被人們所認知了,它所能帶來的有形和無形價值
吸引著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據統計,我國會展業年均增幅超過20%,取得了長足
發展並備受關注。這個數字足以使會議業成為眾多城市關注的焦點產業。

  我國的情況是,2005年展覽組織者的直接收入約為128億元人民幣,占當
年GDP的0.09%,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低於世界展覽業已開發國家水平。國內現
有的170家規模性展覽場館中,102家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的10個省市,其中
以廣東最多,達到27家;江蘇以10家位居第二。從展覽面臨看,廣東擁有近16
0萬平方米展覽面積,占全國總量的將近三成;依次為山東、江蘇、浙江和上海。

  目前,我國尚無專門負責國際會議的機構,也無專項會議旅行社,甚至連全國有
多少個專業會議場所也沒有明確統計。許多在我國召開的國際會議大多是由有關部委
聯合舉辦,這顯然不能適應會議產業的商業化運作需求。

  中旅國際會議獎勵旅遊部的負責人曾對記者講道,中旅國際會議獎勵旅遊部成立
3年來,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活動,營業收入不斷增長,預計今年將比去年增長40%,
並位居中旅總社總收入的第二位。但是,由於目前市場管理混亂,一些小公司因接待
會議不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對外的形象和聲譽。

  從總體上看,我國展覽業已走過了數量擴張的階段,展覽場館、辦展主體、參展
企業、相關服務行業都已形成一定規模,具備了通過在價格戰、品牌戰基礎上的同業
整合實現從量變向質變飛躍的基礎。實現這一飛躍,將使我國展覽業從簡單的外延擴
張轉向高效的內涵增長,從粗放型經營轉變為集約型經營。

  近兩三年來,每年在我國舉辦的2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展覽會中,大規模、上
檔次的展覽會所占比例非常小,具有國際影響、形成品牌的展覽會更是屈指可數。同
時,重複辦展現象十分嚴重,參展商嚴重分流,展覽水平普遍不高。中國展覽會的平
均產值為280萬元人民幣,而德國展覽會的平均產值為1000萬歐元。我國展覽
活動還有很大的效益空間。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秘書長陳澤炎說,中國的會議很多,但中國會議業的準確統
計數據還沒有,據說會議開支要達到1000億人民幣程度,其中不少是黨政性質的
會議,如果設想今後這些會議都能夠或者大部分作為市場化運營,按1:9的拉動系
數測算,會議組織者的收入至少就應該在100億人民幣水平。所以,「市場」是大
家應該注意的第一個關鍵詞。

  「了解市場只是一個方面,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切實的了解自己」。陳澤炎說,
了解自己,就是要對自己的業務定位必須準確,這裡就有一個關鍵詞叫做定位。所謂
定位,就是必須明確自己公司在會議產業鏈中處於什麼位置,扮演什麼角色,服務哪
些客戶,然後再進一步地明確能夠在這部分市場和客戶中努力爭取和擴大自己多少份
額。

  「第三個關鍵詞就是特色。」陳澤炎說,「我覺得現在的服務已經要求在基本的、
標準的、通行的、一般的水平上要有自己的服務特色,特色就是專長,特色就是優勢。」

  「第四個關鍵詞就是合作。」陳澤炎說,要廣泛的發展合作渠道和合作關係,如
多參加業內的各種活動。

  北京備受關注

  據了解,僅今年,北京接待會議量就達到了19萬個,並舉辦了6270個國際
性會議。業內測算,北京市內現有酒店、會議中心、度假村等場所接待各行政、企事
業單位的商務會議總量約在28萬次以上,接待參會人次近2400萬。位於奧林匹
克公園的國家會議中心2008年為奧運會服務完畢之後,將在2009年7月正式
營業,成為北京舉行國際性會議、綜合展示等活動的大型綜合性設施。

  雖然在京舉辦的國際會展數量較多,但彼此缺乏相應的機構協調,辦會難免遇到
許多問題。當務之急是要把與會議相關各個部門協調起來,使國際會議產業真正成為
旅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迫近,各種相關設施逐步建立,北京擁有很好的全球會議產
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全球最大的會議專業工作者國際聯盟(MPI)主席安吉·薄
菲菲說,經過努力,相信未來幾年能將北京打造成備受全球睹目的會議展覽中心。安
吉·薄菲菲認為,成功舉辦國際會議包括三個重要因素:第一是基礎設施,包括選擇
舉辦會議的城市、酒店等;第二是人員素質;第三是社區對會議的承諾,即來自政府、
協會和公司等對舉辦會議的態度。此外,影響會議質量的重要因素還有地理位置、服
務質量以及會議場所的環境。

  有關專家認為,我國會議產業下一輪增長旺季將來臨,會議服務產業在3到5年
之內將催生出一批區域或全國知名品牌。

更多經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經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經濟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