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全球經濟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之前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所呈現的樂觀預期,實現了持續增長,但由於貿易保護主義趨勢加劇、美聯儲加息步伐快於預期等因素,下半年各經濟體還將面臨增長壓力。以下對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分析:
IMF提出,全球經濟自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加速,這一勢頭一直在持續。因此,不久前IMF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2016年的3.1%上升至2017年的3.5%和2018年的3.6%,持續看好經濟增長形勢。
儘管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長趨於穩健,可是下半年想要保持這一態勢,並沒有想像中容易。《世界經濟展望》就提出,存在六個因素將讓全球經濟增長面臨下行風險。對於下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貿易保護主義趨勢加劇」與「美聯儲加息步伐快於預期」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將會加大。
數據顯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十年來,各國出台的貿易保護措施不下3000項。IMF認為,貿易保護主義趨勢加劇,導致全球經濟增長因貿易和跨境投資減少而放緩。事實上,自去年英國公投「脫歐」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全球化進程阻力再次加大,多邊貿易體系屢遭挫敗。
對此,荷蘭皇家帝斯曼管理委員會執行長兼主席謝白曼在日前的夏季達沃斯「全球貿易和包容性增長」分論壇上說,支持貿易保護的人很多,往往會影響國家全球化的政策,政治家和領導人必須要通過與他們建立良好的信任來改變他們的看法,否則經濟全球化很難推進。
除去貿易保護之外,IMF還提出,美國加息步伐快於預期,可能導致全球金融政策更快收緊,美元大幅升值,從而對脆弱經濟體造成不利影響。
如市場預期,6月14日,美聯儲實現了年內第二次加息,並維持了在年內第三次加息的預期,且概述了其資產負債表逐步縮減的過程,全球經濟發展趨勢預計將於今年開始縮表。
而6月29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支持了第三次加息的可能性。美國6月24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24.4萬,高於預期的24萬,前值從24.1萬上修至24.2萬,這意味著6月24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較前一周增加2000人,為連續兩周錄得增加。截至目前,初請失業金數據已經連續121周低於30萬關口,連續時間創1970年以來最長。
數據公布後,CME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7月美聯儲加息機率維持不變;9月加息機率微幅上漲至18%,此前為12.8%;11月加息機率漲至19.3%,此前為14.3%;12月加息機率漲至47.5%,此前為43.6%。
此外,上半年有所改善的新興經濟體,下半年能否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分析認為,目前來看,世界對新興經濟體不應抱過高期望。「新興經濟體在國際貿易中所占比重較小,已開發國家仍在主導國際貨幣體系,幾乎不可替代。」
更多經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經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