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金融行業分析報告 >> 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折射中國經濟發展態勢

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折射中國經濟發展態勢

2009-04-29 09:08: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3月份外貿進出口環比增長

  數據:4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了備受期待的3月份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3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620.2億美元,同比下降20.9%,出口下降17.1%,進口下降25.1%。與前2個月相比,同比降幅分別減少6.3個、4個和9.1個百分點。按平均工作日水平的可比口徑計算,環比分別增長23.8%、32.8%和14%。

  分析:海關總署表示,這些指標均表明3月份我國對外貿易開始出現明顯的好轉跡象。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5日說,儘管仍面臨外需減弱的嚴峻形勢,我國外貿仍有望在一季度逐步回升的基礎上取得進一步好轉。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所所長張燕生則指出,我國外貿進出口的跌幅有收窄之勢。但這並不意味著外需有所好轉,而是中國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和企業自主調整的舉動開始見到了一些成效。進出口下降幅度減緩的趨勢是否能夠延續,還要看外部需求的表現。

  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4.58萬億元

  數據:央行數據顯示,3月份新增人民幣各項貸款達1.89萬億元,加上前兩個月新增貸款量,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共增加4.58萬億元,同比多增3.25萬億元。

  分析:與巨額的新增信貸量相比,人們更加關注的還是新增信貸的結構變化。在3月份新增的貨幣供應量當中,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25.51%,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長17.04%。兩項指標均比往期有大幅飆升。

  專家指出,M2快速反彈體現出中國流動性充裕的特徵,這種充裕流動性對於拉動經濟意義重大;M1保持高增長,說明企業用於投資經營的資金在增加,企業去庫存化接近尾聲。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認為,在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貸大幅增加的基礎上,全年的新增信貸總額可能達到6萬億元,甚至更多。「大規模的新增信貸將起到『准財政政策』的作用,將對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交行研究部高級宏觀經濟研究員唐建偉認為:「目前中國信貸已經連續五個月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從二季度開始,投資將在資金推動下出現大幅增長,成為拉動GDP增長的關鍵力量。」預計信貸和投資的高增長將催生中國經濟增長的「拐點」,使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二季度開始回升。

  不過,海通證券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陳勇也指出,此輪信貸增長主要對象是中央及地方政府主導的大項目、大公司,即銀行俗稱為「鐵公基」(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貸款閘門仍感覺偏緊。

  CPI、PPI繼續下降

  數據: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6%,其中3月份下降1.2%;一季度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4.6%,其中3月份環比下降0.3%。

  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兩項價格指標繼續表現為負值,但其降幅卻在收窄。就CPI而言,3月份的同比降幅低於2月份1.6%的負增長,而PPI同比降幅雖然有所擴大,但環比降幅逐月縮小,其中1月份環比下降1.4%,2月份環比下降0.7%,3月份環比下降0.3%。

  「這反映了我國宏觀政策對增強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信心起到了較好的作用,與4萬億元投資密切相關的企業開始停止去庫存化的過程,需求逐漸上升。」亞洲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說。

  唐建偉表示,導致3月份CPI繼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仍是翹尾因素。「中國糧食產量已連續五年增產,今年糧食播種面積增加已是第六個年頭,同時肉類產量也在增加,食品的供應較為充裕,這對穩定價格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食品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反彈,」唐建偉說,「年內中國出口形勢可能促使許多企業將出口轉內銷,這將增加國內商品供給,給國內物價形成向下的壓力。」

  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則表示,雖然今年2月CPI同比增幅自2003年以來首次進入同比負值區間,但由於先前貨幣信貸政策調整靈敏,從CPI環比趨勢來看,通縮陰雲正在消散。3月PPI環比增幅為負0.3%,比去年11月的-3.4%大幅回升,董先安據此預計,年內將看到PPI、CPI增速大幅正回升。

  GDP增長6.1%

  數據: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個百分點,比上季度回落0.7個百分點。對比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回落的2.2個百分點,經濟大幅下滑之勢已明顯收斂。

  分析:根據國家統計局測算,一季度6.1%的經濟增速中,4.3個百分點來自消費,2個百分點來自投資,而出口的貢獻為負0.2個百分點。投資增速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雙加快」,支撐起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的中國經濟增長。

  哈繼銘認為上半年我國GDP增速會在7%左右,而下半年則可能明顯超過8%。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也預計,由於我國工業庫存調整接近尾聲,外貿出口也在轉好,因此下半年在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情況下,GDP同比增速將會有較大幅度上升。

  不過李稻葵仍然提醒,對於前景也不應過於樂觀,畢竟宏觀經濟向好的變化並不能夠馬上傳導至普通人的生活當中,大學生就業問題,農村和城鎮居民的增收問題都很難隨著宏觀經濟數據的變化在一時之間得以解決。在數據的背後,解決就業、保障民生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更多經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經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經濟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