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教育行業分析報告 >> 我國就業主要影響因素及2015年我國就業趨勢預測

我國就業主要影響因素及2015年我國就業趨勢預測

2015-01-05 11:47:57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就業問題關係國計民生。2014年以來,我國就業的總體形勢平穩,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穩步增加,服務業拉動就業的效應開始逐步顯現。但同時我國就業仍然存在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在:高校畢業生群體依然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我國適齡勞動力人口比例持續降低、就業仍然存在結構性矛盾、就業的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

      預計2015年,我國將面臨更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產業結構面臨深度調整、人口老齡化趨勢將更加明顯、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將愈發複雜多變,我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但總體上而言,我國就業仍將呈現出供需基本平衡、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的特點。為此,需要不斷深化就業領域的改革、適時果斷調整人口生育政策、鼓勵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就業困難群體進一步做好幫扶工作、穩步推動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工作。

  影響我國就業形勢的因素紛繁複雜,既有來自國內經濟增長速度和產業結構的變化、人口年齡結構和生育政策的變化等,也有來自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等因素。這些因素當中既有積極有利的方面,也有消極不利的方面,因此需要在仔細分析這些因素影響的基礎上預測未來我國的就業趨勢變化。我國就業主要影響因素及2015年我國就業趨勢預測分析如下。

  (一)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將愈發複雜多變

  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會通過各種渠道傳導到國內,從而對國內的經濟和就業產生影響。在經濟方面,美國經濟的逐漸復甦和歐洲債務危機的逐漸化解都將增強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有利於我國擴大對外貿易和出口,從而帶來就業的增長;而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等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增長乏力又會減弱對我國出口產品的需求,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在地緣政治方面,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乃至全球經濟增長帶來較大挑戰;與日本、菲律賓等國在領土上的爭端和政治上的分歧會使我國雙邊經貿關係受到一定影響,從而波及我國相關出口企業的就業狀況。

  (二)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與就業增長最為密切相關的因素就是經濟增長率。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長期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水平,1978-2013年經濟增長的平均增速達到了9.8%。然而,我國宏觀經濟面臨三期疊加,潛在增長率將明顯下降,2012和2013年的經濟增長率均在7.7%左右,預計2014年我國經濟增速將回落至7.3%左右。我國經濟增速回落屬於向新常態的過渡,將逐步由高速回調至中高速增長平台,這種增速的放緩必然會給就業增長帶來一定的壓力。

  (三)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較長時間內,我國實行了獨生子女政策,當時是為了應對人口的高生育率和高增長率而採取的強制措施。這一措施在一段時間內確實起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作用。然而,進入新世紀(行情,問診)以來我國進入了快速老齡化社會,2002年我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7.3%,到2013年這一數值已上升至9.7%。與此同時,我國適齡勞動人口的比重也從2011年開始逐漸下降。為了適應未來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局面,國家人口政策開始調整,從嚴格的獨生子女政策轉變為放開「雙獨」家庭二胎限制再到允許「單獨」家庭生養第二個子女。人口生育政策的這種調整將會減少近期育齡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但將有利於遠期勞動力的供給。

  (四)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面臨深度轉型

  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要面臨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的問題。雖然目前我國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一方面,服務業的發展能夠比農業和製造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服務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要慢於製造業,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率降低,反過來又會制約到總體的就業增長。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淘汰落後產能,一部分產業工人將面臨成為新的失業群體的問題。由於這些產業工人學歷較低,掌握的技術比較單一,很難適應產業轉型後新興產業的技術需求,從而較難在新興產業中就業。所以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造成的失業問題將是一個新的經濟課題。

  2015年我國就業趨勢預測

  (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繼續保持穩定

  目前,我國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已經處在較高的水平,而預計未來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進一步放緩,要想再提高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規模已經非常困難。並且未來隨著我國適齡勞動人口比例的逐漸降低,每年需要解決的新增就業人數也將逐漸減少。因此,今後我們需要使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穩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初步預計2015年我國經濟將增長7%左右,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在1300萬人左右,與2014年基本持平。



  (二)勞動力市場供求形勢維持寬鬆局面

  自2010年以來,我國就業市場總體的求人倍率均大於1,其中2014年前三季度的求人倍率分別為1.11、1.11和1.09,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01、0.04和0.01。這說明目前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形勢總體上是求大於供,預計2015年將延續這一趨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加將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二是適齡勞動人口比例的降低使得勞動力的供需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

  (三)適齡勞動人口比例將繼續下降

  自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以來,截止到2014年5月31日,全國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單獨」夫婦達到了 27.16萬對,已批准的有24.13萬對。然而,全國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夫婦約有1100萬對,上述申請的夫婦不足所有符合條件夫婦的2.5%。由此可見,人口生育政策的調整不但在短時間內不能有效改變我國適齡勞動人口下降趨勢,長期效果也不樂觀。預計2015年這一比例將繼續緩慢下降,勞動力的供給仍將減少。

  (四)重點人群就業問題依然突出

  在總體勞動力市場較為寬鬆的情況下,重點群體的就業形勢依然較為嚴峻。首先是高校畢業生群體,預計2015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仍將繼續增加,可能達到750萬人左右;其次是產業轉型過程中的下崗工人數會進一步增加,隨著我國淘汰落後產能和新興產業發展速度的加快,這些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將會變得更加突出;再次是農民工就業人數依然龐大,截止到2014年9月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17561萬人,同比增加169萬人,增長1.0%,預計 2015年將繼續有所增長。

  (五)勞動力就業的質量將得到提升

  未來我國勞動力就業的質量將會逐步得到提升。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勞動力整體的受教育程度在不斷提高,現在處於低端就業市場上的勞動力大多是文化程度較低、缺乏專項技能的農民工、普通工人或者簡單體力勞動者。未來隨著他們逐漸退出勞動力市場和新的具有更高學歷層次的就業人群進入市場,整體的就業質量勢必將提高。另一方面,諸如《勞動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的深入落實、政府對民生的重視以及就業保障的增強,都將促使勞動力就業質量得到提升。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就業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