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了解,現行的航空燃油附加費收取模式可以追溯到10年前,目的是針對航空煤油價格上漲致使航空運輸成本增加進行一定的疏導。2005年8月開始,國家確定以國內航空煤油價格每噸4140元為基準油價。
也就是說,當國內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低於基準油價時,停止收取燃油附加,超出基準油價時,在航空公司自行消化部分成本增支因素的前提下,通過適當收取燃油附加彌補。其中,航空公司自行消化比例不少於20%。
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發布的通知,自昨日(4月1日)起,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依據的航空煤油基礎價格,從每噸4140元提高到每噸5000元。這意味著,航空燃油附加費的起征點大幅提高,將減輕民航乘客的成本負擔。
發改委在通知中表示,將收取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依據的航空煤油基礎價格,由現行每噸4140元提高到每噸5000元,即國內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超過每噸5000元時,航空運輸企業方可按照聯動機制規定收取燃油附加費。
而在昨日的調整之後,我國國內民航燃油附加費的計算公式變為:800公里(含)以下航線燃油附加最高標準為,燃油附加單位收取率×(國內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5000)×800。800公里以上航線燃油附加最高標準為,燃油附加單位收取率×(國內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5000)×1500。
據業內人士測算,根據2014年民航運營數據,此次調整後,800公里以下短途航線旅客每航次可減少支出20元,800公里以上長途航線可減少支出30 至40元。民航局還將進一步調低上述最高標準計算公式中的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單位收取率,進一步降低旅客的支付成本。了解更多關於燃油行業的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燃油系統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
就在一個月前,為推動民航航油價格進一步市場化,國家發改委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放手」。
今年2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決定自2015年3月份起不再公布航空煤油進口到岸完稅價格,改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航油集團公司按現行原則辦法自行計算、確認。
更多燃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燃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