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市場最新行情預測分析如下:昨日,記者走訪市區蔬菜批發市場和肉菜市場了解到,從今年5月起,大蒜價格持續上漲,最高漲幅達70%。現在是大蒜大量上市銷售旺季,但是價格不降反升,大蒜都貴過雞蛋價格了。業內人士推斷:蒜價上漲緣自北方蒜農減產,未來兩個月比較可能保持高位振盪走勢。
業內人士稱,這次大蒜價格的上漲,主要是上游出貨量減少引起,盲目炒高大蒜價格的可能性不大,大蒜價格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也比較有限。
半年來最高漲幅達70%
昨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市區麻演名濠蔬菜批發市場,市場內的多個蔬菜檔都有大蒜銷售。在其中一家蔬菜檔口內,用紡織袋包裝的大蒜堆積在一旁,多名顧客在挑選。
「現在大蒜是一天一個價。」說起當前的大蒜價格,檔主關老闆直嘆氣搖頭,他檔口的大蒜是產自江蘇的白皮大蒜,個頭比較大,13日從廣州批發市場進貨是每斤4.5元,剛才打電話詢問已漲至每斤4.8元。「現在進貨價又漲了,估計貨都很難拿。」關老闆說。
在關老闆的印象中,自今年5月新蒜上市後,大蒜進貨價一路上揚,從剛開始的每斤2.8元,到3元、3.5元、4元……漲至目前的每斤4.8元,漲幅達70%。
檔主曾先生除了銷售江蘇蒜,還有河南蒜。「與江蘇蒜相比,河南產的大蒜個頭較小。」曾老闆說,江蘇蒜按個頭分,又分兩種,個頭大的進貨價已漲至每斤 4.8元,個頭小點的進貨價也要4.3元。河南蒜價格相對較穩,進貨價為每斤4元。「5月初大蒜上市初期,舊蒜每斤才2.7元,新蒜每斤只有1元多,是比較正常的價格。現在這漲價的勢頭,讓我們都不敢進貨了。」曾老闆說。
高價大蒜銷量減三成
雖然大蒜進貨價格上漲,批發價也會跟著上漲,但是大多數的檔主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銷量在不斷下降,出現了「有價無市」的現象。「現在大蒜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至少減少了三成左右。」檔主曾老闆說。
記者隨後走訪銀灣、星源和永新等肉菜市場,發現大蒜的價格差異不大,多數在每斤5.5元左右,一些個頭小、賣相差的每斤4.5元左右。
正在銀灣市場挑揀大蒜的陳姨告訴記者,以前大蒜每斤3元多,現在賣到了每斤5元多。雖然價錢貴了很多,但煮菜習慣用大蒜調味,所以還是要買。不過,陳姨表示大蒜雖然必不可少,但家中需求量不大,一般一個月才用三四個大蒜,所以蒜價上漲幅度還可以接受。
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大蒜不屬於大眾蔬菜,用量不多,蒜價上漲對生活消費影響不會很大。市民蔡女士說:「大蒜又不是糧食,用量可多可少,實在太貴就少買點,也可用姜、蔥等調味品代替。」
相比普通市民的淡定應對,餐飲業用蒜大戶卻對蒜價的飆升憂心忡忡。「大蒜價格太貴了,增加了餐館的經營成本。」南排小學附近一家小餐館女老闆向記者訴苦,她的餐館每個月要用一百來斤大蒜,以前每斤三四元,現在送貨上門要每斤6元,價格上漲了近一倍。雖然經營成本上漲,但菜品的價格不能隨意調高,不然會影響生意。「很多的菜式都必須得用大蒜,不然炒出來沒味道,顧客不喜歡。但每斤6元的大蒜,讓我們吃不消。」她一邊翻看著手中的進貨單一邊跟記者說。
陽東區始興路一家海鮮飯店老闆也表示,飯店裡一天要用近10斤大蒜,每隔一個星期就進一次貨,蒜價一次比一次高,每天的成本支出增多了,但現在餐飲業競爭激烈,如果隨便調價,損失則會更大,希望蒜價快點降下來。
減產是蒜價上漲主因
大蒜價格緣何不斷上漲?「這次大蒜價格的上漲,主要是上游出貨量減少引起,並非陽江特有的現象,是全國普遍性上漲。」有著多年銷售大蒜經驗的曾先生說,目前陽江市場以出售白皮大蒜為主,主要產自山東、河南、江蘇等北方地區。由於去年底今年初大蒜的價格出現了大跌,導致北方蒜農虧損,今年很多蒜農縮減了大蒜的種植面積,市場供應量減少,價格隨之水漲船高。
此外,由於減產,蒜農普遍看漲今年鮮蒜價格,存在惜售和期望後期市場價格能再度上升心理,這也是推動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更多大蒜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大蒜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由於大蒜價格不斷上漲,一些消費者,特別是批發商和零售商戶都聯想起2010年和2012 年「蒜你狠」的經歷,擔心其又捲土重來。不過,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之前兩次主要是市場遊資在炒作,這次價格上漲不能與其相提並論。加上早前兩次炒作大軍中,也有人虧得血本無歸,在此教訓之下,目前的市場已經變得較為理性,盲目炒高大蒜價格的可能性不大,大蒜價格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也比較有限,零售商戶與廣大消費者不必為類似產品價格大漲擔憂。
更多大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大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