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二胎政策的開放,中型車市場變得越來越景氣,銷量上升的同時又給中型車市場帶來了「又一春」。截止2018年10月中型車產量為6.78萬輛。以下是中型車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潛力也非常之大。中型車行業分析,近幾年我國汽車消費市場的消費結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載貨汽車的需求量仍將持續增長,特別是次發達地區,如西部地區對中重型貨車、多種專用汽車、礦用車和大中型客車的需求將明顯增加。農村汽車市場對輕、微型客貨車需求也會有較大增長。隨著國家有關鼓勵私人購車政策的出台,預計個人購車比例將逐年快速增長。
特別是轎車、客車,尤其是中型車的需求量會有較大增長,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中型車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分析指出,國家將積極發展售價八萬元左右的經濟型轎車,以滿足中國家庭的需要。此外,國家還將大力推進發展汽車工業的相關環境:至2017年,我國公路里程將增加至16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萬公里。各地還將加大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停車場地等交通配套設施。所有這些,都無疑會大大促進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2018年1-10月,與2017年1-10月相比,中型車產銷延續了上月快速增長勢頭;與2016年同期相比,中型車產銷呈小幅增長。2018年1-10月,中型車產銷6.78萬輛和7.43萬輛,環比增長13.41%和30.55%,同比增長0.45%和6.31%。其中:大型車產銷1.45萬輛和1.55萬輛,環比增長39.84%和55.67%,同比增長8.65%和6.74%;中型車產銷0.96萬輛和1.05萬輛,環比增長16.46%和33.02%,同比增長5.51%和6.38%;輕型車產銷4.37萬輛和4.84萬輛,環比增長6.12%和23.67%,產量同比下降3.01%,銷量下降6.16%。
從細分市場來看,中型車依然是整個客車市場的主力軍,把控著客車市場60.9%的份額,但10月份銷量同比下滑達16.4%,共售508652輛,市場份額同比下降5.4%。小型車近兩年銷量下滑嚴重,不負前幾年的輝煌,10月份小型車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1.6%,銷量跌至98126輛,反觀中型和大型車,在客車市場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卻有抬頭跡象,10月份銷量分別是167865輛和41600輛,兩個細分市場份額上升。整體來看,客車市場的銷量主要集中在中型車以上的級別,微型和小型車的銷量愈發不景氣。
從中型客車銷量情況來看,1-10月中型客車銷量前十的企業分別是: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一汽豐田銷售公司、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從受歡迎程度來看,中型車在兩端分別受到了來自緊湊型車和豪華車的擠壓,傳統緊湊型車配置和尺寸都在趨於中型車,區分標準日益模糊,在排量上還有政策優勢,部分豪華車國產後的價格也一再下探,所以中型車的市場受到衝擊是正常的。中型車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分析指出,未來車市還將以中級車和緊湊型車為主流,中型車雖然受到威脅,但限購政策會使消費者「超前消費」中型車,置換的比例也會增加,雖然如此,但仍需提防來自SUV的衝擊。
2018年11月,根據交通部頒布的《中型車推廣應用考核辦法(試行)》,為進一步加快中型車在出行領域的推廣應用,促進交通行業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將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蘇、浙江、山東、廣東、海南試運行。
總的來說,現今消費者在購車時對於車輛的需求正在不斷發生變化,人人都想要開著一輛漂亮、新穎、低排放的中型車,廠家將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更新步伐持續,預計中型車產銷增速呈逐月增高態勢,發展前景將是無限好的。以上便是中型車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中型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型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