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油氣勘探放寬外資准入、「三桶油」聯手增儲上產,到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再到成品油市場准入門檻再降、外資加油站進一步放開、支持民企參與成品油出口,市場化政策堅定不移,「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初具雛形,行業由「上」至「下」向壟斷「說不」。
中國油氣勘探開發能力有限,尚無法滿足經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因此,提高效率共享資源,也不再僅局限於「三桶油」及延長石油。我國油氣勘探開發領域市場競爭主體少,容易造成市場競爭不足,油氣勘探開發效率低、成本高。
2019年我國原油產量扭轉連續幾年下降的勢頭,達到1.91億噸,增幅1.1%;天然氣產量估算達到1738億立方米,增幅約9.8%。汽柴煤三大成品油消費增速因多種原因均有所放緩,成品油出口壓力加大,全年淨出口總量首破5000萬噸,猛增34%。
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煉能過剩趨重並有向煉化一體化下游低端擴展之勢,國際油氣合作取得戰略性突破,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進程明顯加快。
國際方面,美國藉助能源獨立,對全球石油市場的掌控力和影響力加強,歐佩克石油市場份額不斷被美國擠壓,內部凝聚力和整體影響力下降。
全球天然氣供需寬鬆,全球天然氣貿易增長9.1%,與上年基本持平,LNG貿易增長12.2%,接近管道氣貿易增速的兩倍。歐亞市場聯動性凸顯,歐洲NBP價格和亞洲LNG現貨均價都出現40%左右的大幅下跌。
2019年超過920億美元的新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項目獲得了批准,比2016年的十年低點增長了近四倍。
離岸活動的強勁回升是油價上漲和整個行業大幅削減成本的結果,從而導致了項目的更高盈利能力。
深水氣田既複雜又昂貴,但是它們的高產能和長壽命意味著許多項目能夠與在美國激增的較短周期的陸上頁岩油生產競爭。
未來隨著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七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國內油氣產量還將繼續回升,2020年國內油、氣產量有望分別達到1.94億噸和1900億立方米。加之國家發展清潔煤、多能代油、提高終端用能電力比例等政策實施,油氣對外依存度將呈平穩低速增長態勢。
更多油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