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牛肉消費的淡季,往年夏季牛肉價格會出現一定回落,但是今年牛肉價格卻一反常態,出現連續上漲。近兩個月牛肉價格漲幅較大,這是前期全國牛肉價格連續4個月下跌後的正常反彈。
從周價格看,牛肉集市均價從2月份第四周開始出現季節性回落,價格連續下跌15周後,自6月份第二周開始止跌回升,並連漲10周。當前,河北、遼寧、吉林、山東、河南等主產省份牛肉價格為每公斤74.59元,而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江蘇等非主產省份價格則為每公斤97.70元,價差達到每公斤23.11元。對此,專家表示,牛肉價格止跌回升,主要是供應趨緊、需求增多、養殖成本居高不下、生豬價格拉動等因素共同推動。
一方面,肉牛供應緊張的情況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當前,我國肉牛存欄和產量增長有限,牛肉供給一直趨緊。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全國牛肉產量下降了3.4%。同時,進入汛期後,多地出現強降雨過程,這對肉品調運產生了不利影響,推高了局部地區的牛肉價格。
另一方面,牛肉消費需求快速增長。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餐飲消費逐漸恢復,線上消費熱情不減,疊加暑期出遊潮等因素,市場需求保持強勁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牛肉消費。此外,肉牛養殖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除了飼料、基建、水電煤氣等基本養殖成本均有所增加,牛犢、架子牛價格逐年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出欄活牛價格。
國際市場牛肉價格的上漲進一步推高了國內價格。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導致國際市場的牛肉生產和貿易產生較大波動,牛肉進口均價同比上漲。2020-2024年中國肉牛養殖與牛肉產品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1月份至6月份,我國牛肉進口均價比去年同期上漲11.8%。此外,國內生豬價格連續11周回升,同比上漲近一倍,帶動了牛肉價格共同上漲。
從供給端看,全國肉牛生產正穩步恢復常態,新增產能有望在後期增加,隨著出欄旺季到來,屠宰加工企業產能將進一步釋放,牛肉市場供給有保證。從需求端看,大部分餐飲企業恢復正常營業,且旅遊旺季來臨,再加上「雙節」效應拉動,未來一段時間牛肉價格還會有一波上漲。從長期來看,受需求旺盛、成本支撐和國外市場供給不穩定影響,國內牛肉價格可能將維持高位。
隨著國內消費升級的影響,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需求多樣化和品質化的趨勢越來越顯著,根據一份尼爾森發布全球調查數據顯示,82%的人願意為避免一些有害元素被攝入體內,而買健康但是更貴的食品,食品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優勢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安全有保證、快捷方便、高品質的高端牛肉類產品。
規模化養殖發展是趨勢。目前我國肉牛的養殖出欄量和產量小,產能低,且主要以小規模養殖為主,單位規模較小、生產方式落後、生產加工銷售脫節。
未來實施肉牛標準化、規模化養殖來提高綜合生產能力,政府扶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並逐漸完善建立以牛羊肉加工業為核心,涵蓋養殖、屠宰及精深加工、冷藏儲運、批發配送、製品零售、設備製造及相關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完整產業鏈,牛肉加工業的集約化、規模化及現代化水平將被逐漸提高,牛羊肉加工業的高速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養殖效益成為趨勢,我國同國外已開發國家肉牛養殖差距將進一步被縮短。
更多牛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牛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