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25年乳製品行業現狀分析:乳製品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2025年乳製品行業現狀分析:乳製品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2025-03-27 08:50:3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乳製品行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2025年,乳製品行業將繼續朝著品質化、健康化、品牌化和高端化的方向發展,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然而,激烈的市場競爭也促使乳製品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本文以新乳業為例,深入分析其經營現狀、面臨的困境以及提升競爭力的優化策略,旨在為乳製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乳製品行業現狀分析

  一、新乳業的經營現狀:依託資源優勢與成熟運營體系推動乳製品業務發展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乳製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乳業作為西南地區著名的區域性乳品企業,憑藉其獨特的資源稟賦和成熟的運營模式,在乳製品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新乳業起源於新希望集團旗下的乳業事業部,藉助新希望集團的強大產業鏈賦能,形成了以併購整合各區域性乳品企業的「1+N」戰略模式。通過投資併購,新乳業不斷擴大業務版圖,目前已擁有47家控股子公司、15個乳品品牌、16個乳品加工廠和13個自有牧場,業務涵蓋奶牛養殖、乳品研發、生產至銷售的全產業鏈。自2010年起,新乳業鎖定「鮮戰略」,聚焦低溫產品線,採用「1+N」戰略拓展,打破地域壁壘,實現從區域品牌到全國品牌的轉變。

  在投後運營方面,新乳業通過長達20年的併購實踐,形成了一套成熟、快速融入被併購公司的體系化運營方法論。對於併購前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新乳業針對其產品更新、激勵機制優化、低溫線研發、營銷等薄弱環節,提出全套整改措施,利用自身優勢對其賦能;對於併購前經營不善的企業,新乳業通過統一運作,優化管理系統,降低成本,挖掘產能及市場空間。通過併購,新乳業不僅擴大了市場覆蓋範圍,還提升了乳製品的市場競爭力。

  二、新乳業的差異化競爭策略:以低溫乳製品為核心,提升產品附加值

  新乳業堅持以「鮮立方戰略」為核心方向,專注於發展以「新鮮」為核心的低溫鮮奶與高品質特色酸奶產品線。這一戰略使新乳業在乳製品市場中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低溫乳製品因其營養價值高、口感新鮮等特點,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新乳業通過積極研發、加快產品更新,利用DTC(Direct to Customer)、新零售等數位化工具,加強直送上門、在線零售及私域流量等業務,占據了家庭訂奶及私域渠道的制高點。在併購策略上,新乳業逐步從外延式擴張轉向內生增長為主導,優化產品組合,支持全產業鏈擴展,確保高質量增長。同時,新乳業在全國範圍內構建強大的低溫產品產業鏈,增強主品牌影響力,凸顯地方品牌特色,提高乳製品的市場銷售匹配度和盈利能力。

  三、新乳業面臨的現實困境:品牌、成本與財務壓力

  儘管新乳業在乳製品行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也面臨著一些現實困境。首先,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難度較大。新乳業完成三輪大併購後,旗下擁有多個區域性品牌,這些品牌在特定地區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份額,但由於生產規模、資金實力和供應鏈管理等限制,以及低溫奶製品難以長時間存放的特性,難以實現全國範圍的產品供應和銷售網絡布局。此外,蒙牛、伊利等全國性品牌在乳製品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新乳業在進入新市場時需面對這些頭部品牌甚至國外品牌的激烈競爭。

  其次,上遊牧場原奶供給成本攀升。新乳業的低溫液奶戰略依賴於高品質原奶的穩定供應。然而,國內奶源分散養殖現狀和原奶產量不足,使得新乳業不得不依賴進口原奶,其進口比例約占總需求的20%。受國際市場供需變化的影響,原奶成本占據營業成本比重超過50%,且近年來原奶生產成本平均上升20%,國際市場供需關係和匯率變動也對國內原奶成本產生間接影響,增加了新乳業維持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的不確定性。

  最後,企業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2022—2024年,新乳業的財務數據顯示其負債壓力持續加重。2022年總負債為68.2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1.91%;2023年總負債進一步上升至72.5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70.47%;到2024年9月30日,總負債為75.00億元,資產負債率升至72.50%。新乳業長期的併購擴張為其帶來廣闊市場,但同時也顯著增加了負債壓力。此外,新乳業的毛利率相比同行較低,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別為24.04%、23.80%和23.50%,明顯低於蒙牛、伊利等企業3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如何優化成本結構、提升毛利率,成為新乳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四、新乳業提升競爭力的優化策略:品牌建設、成本控制與產業鏈升級

  為提升乳製品行業競爭力,新乳業需採取一系列優化策略。首先,加強品牌影響力建設。新乳業應有效利用數位化工具制定市場營銷策略,包括價格策略、促銷活動、渠道管理等,立足西南地區,深耕區域市場,提高品牌在全國的知名度。同時,加強線上電商平台、線下零售網絡的開發力度,提高乳製品的市場覆蓋率和可及性。此外,新乳業應發揮「低溫」競爭差異化優勢,確保產品質量,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和忠誠度。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塑造品牌形象相輔相成,新乳業可與其他企業、協會或政府機構合作,聯合組織公益活動,共同推廣品牌和產品,擴大品牌影響力。

  其次,提升上遊牧場原奶自給率。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推進奶牛產業紓困,支持奶業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為新乳業加快自有牧場建設與升級、優化飼料配方和營養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持。新乳業可借鑑行業經驗,通過與大型奶源基地的戰略合作,保障奶源供應穩定。其牧場多位於生態環境絕佳地區,可與政府開展文旅合作,探索「生產+旅遊」模式,降低運營成本;還可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牧場科技水平和生產效率。隨著行業對奶源自給率的重視,新乳業在擴大牧場規模和引進優質奶牛品種方面也具備廣闊空間,通過實現規模經濟,降低單位原奶生產成本,提升單產能力,進一步增強乳製品的市場競爭力。

  最後,優化企業管理成本控制。乳製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新乳業已完成三輪大併購,規模趨於穩定,應適當調整戰略目標和方向,推動內生增長作為主要戰略目標,將併購作為輔助手段。新乳業應發揮差異化競爭力優勢,在「低溫」領域深耕,擴展穩定市場深度和寬度,夯實基礎,擴大社會認知度,全面提升企業價值。同時,提高毛利率能提供更多現金流,推動企業成長,助力投資,如擴大生產、研發新產品、進入新市場等,為企業提供更多緩衝空間,降低運營風險。因此,新乳業要加強成本管理控制,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優化供應鏈流程,對供應鏈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控制,降低風險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定期進行供應鏈成本分析和改進活動,持續優化供應鏈成本控制策略。

  總結

  提升乳製品行業競爭力是企業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產業鏈升級和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新乳業經營現狀的分析,探討了其在乳製品行業中面臨的困境,並提出了加強品牌影響力建設、提升上遊牧場原奶自給率、優化企業管理成本控制等優化策略。這些策略的實施將有助於新乳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更好地滿足國內外市場對乳製品的需求,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國民健康和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更多乳製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乳製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