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與家庭服務需求多樣化,國家持續完善政策體系以優化家政服務業供給結構。近日,商務部聯合教育部、財政部等九部門共同印發《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消費擴容升級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要通過標準化建設、品牌化培育和資源整合推動行業提質增效,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選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家政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政策強調以品牌化引領行業發展,鼓勵行業協會及專業機構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對家政企業開展等級評定。此舉旨在通過標準化服務流程與規範化管理,建立可量化的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幫助消費者快速識別優質服務商。同時要求企業完善培訓、管理體系和質量監督機制,推動連鎖經營與商業特許經營模式普及,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集群。
為突破家政服務業規模化瓶頸,政策明確支持各類社會資本通過股權投資、併購重組等方式進入市場。此舉將加速行業整合進程,引入先進的數位化管理工具和供應鏈模式,降低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此外,政策特別提出要發展智慧家政新業態,鼓勵企業利用網際網路平台實現服務供需精準匹配,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在家政服務質量提升方面,政策創新性地將職業技能競賽納入行業人才培養體系,要求各地定期舉辦以實際操作能力為核心的技能比武活動。同時支持行業協會聯合企業打造「巾幗家政」等特色品牌項目,通過標準化培訓課程和認證制度,系統化培養母嬰護理、養老照護等急需領域的專業人才。數據顯示,僅2023年上半年全國已開展家政服務技能培訓超150萬人次。
為提升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認知度,政策鼓勵地方政府與行業協會共同搭建展示平台,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宣傳矩陣推薦優秀企業案例。例如組織「金牌服務員」評選、舉辦家庭服務博覽會等活動,增強優質家政企業的市場辨識度。此舉預計將帶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預計到2025年品牌化家政企業市場份額將突破40%。
結語
此次政策組合拳聚焦破解家政服務業供給結構失衡問題,通過品牌培育、資本賦能和人才建設三管齊下,既回應了消費者對專業服務的迫切需求,也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未來隨著標準化體系完善與優質資源集聚效應顯現,家政服務有望成為擴內需、促就業的重要增長極,在滿足民生剛需的同時創造更大經濟價值。
更多家政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政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