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25年動力電池市場現狀分析:動力電池退役量預計將達到78萬噸

2025年動力電池市場現狀分析:動力電池退役量預計將達到78萬噸

2025-05-06 15:34:4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的「退役潮」正逐漸臨近,這不僅帶來了挑戰,更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動力電池退役量預計將達到78萬噸,2027年達105萬噸,2030年更是高達230萬噸。面對如此龐大的退役量,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正加速布局,相關企業註冊數量逐年增長,目前已達17.2萬家。在此背景下,上海等地區積極行動,提出爭當電池回收領域的技術輸出者、標準制定者和行業引領者。本文將從動力電池回收的市場潛力、行業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分析。

動力電池市場現狀分析

  一、動力電池回收的市場潛力:資源、環境與經濟的三重價值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動力電池的「退役潮」不僅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新興行業的風口。近十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了從萬輛級到千萬輛級的飛躍,2014年銷量約為7.5萬輛,到2024年增長至1286.6萬輛。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多在8年左右,因此其退役數量必將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而增加。

  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資源、環境和經濟價值。一方面,動力電池中含有鋰、鎳、鈷、錳等金屬資源,被稱為「城市礦山」。每循環利用1萬噸退役電池,可減少開發原生礦產2.4萬噸至5萬噸。以鋰金屬為例,退役電池中的鋰含量普遍超過4%,遠高於原生鋰礦中的0.8%至1.4%。另一方面,動力電池中許多元素具有污染性,若處理不當,每1千克電池可污染6萬升水或1平方公里土地50年。此外,回收利用還能有效緩解我國動力電池相關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的問題,2024年我國通過回收滿足了鋰、鎳、鈷各20%、25%、11%的需求。

  二、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現狀:產能過剩與市場不規範並存

  儘管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前景廣闊,但目前仍面臨諸多挑戰。動力電池市場現狀分析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現存的17.2萬家電池回收相關企業中,超六成企業於3年內成立。2021年相關企業註冊2.76萬家,2022年註冊4.35萬家,2023年註冊4.64萬家,2024年註冊4.27萬家。目前,我國電池回收年產能已達380萬噸,遠超動力電池的年退役量,產能過剩問題相對突出。這導致企業回收價格過高、利潤微薄,甚至出現了「麵粉比麵包貴」的現象。

  此外,由於產業尚屬發展初期,相關政策文件以鼓勵、引導為主,缺乏強制性約束,導致市場不夠規範。不少非合規企業成本低,採用抬高回收價格的方式獲取資源,而合規企業在廠房、設備、環保處理等方面投入較高,反而缺乏競爭優勢。這使得部分安全環保標準嚴格、回收技術先進的企業原材料匱乏、開工率不足,盈利狀況堪憂。

  三、動力電池回收的政策與技術突破:規範與創新並重

  為了推動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健康發展,政策和技術支持至關重要。2018年,《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發布實施,工信部已先後發布5批次共計156家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白名單」企業。2024年12月,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要求企業在冶煉過程中,鋰回收率從85%提高至90%,電極粉料回收率不低於98%,雜質鋁含量需低於1.5%等,進一步提升綜合利用產品質量。

  在技術層面,動力電池的綜合利用主要有梯次利用和直接回收兩條主要途徑。對於健康狀況較好的電池,可進行重組用於低要求領域,如電動自行車等;對於健康狀況較差的電池,經過預處理拆解後採用火法、濕法或再生工藝回收。此外,直接修復技術能充分利用材料原有晶格結構修復受損材料,相比傳統回收方法能耗更低、溫室氣體排放更少,目前已在部分企業投入使用。

  上海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重點發展地區,截至2023年末,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28.8萬輛,排名全球城市第一。上海積極布局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建議制定適應地方實際的政策法規,形成強制性回收機制,同時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給予符合規範的回收利用企業資金、稅收減免等政策支持。此外,上海還建議構建長三角區域動力電池回收聯動機制,整合資源共享平台,建設全國示範性的退役動力電池回收中心。

  四、動力電池回收的未來發展方向:技術創新與行業引領

  面對動力電池「退役潮」,技術創新和行業引領是未來發展的關鍵。上海建議加速設立技術試點項目,在重點區域設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示範工程,集中測試並推廣先進技術和新型商業模式。例如,2023年4月,上海首家「產學研」一體化的動力電池無害化處理企業——上海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中心在嘉定區揭牌。該中心採用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退役鋰離子電池帶電拆解分選成套裝備,能耗、效率等指標均處於領先水平,為上海探索出一條更加可行有效的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道路。

  總結

  2025年,動力電池市場正迎來「退役潮」,這不僅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更是一個新興行業的風口。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具有重要的資源、環境和經濟價值,但目前仍面臨產能過剩、市場不規範等問題。通過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行業引領,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有望實現高質量發展。上海等地的積極探索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經驗,未來,隨著更多技術試點項目的設立和推廣,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更多動力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動力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