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有機食品被描繪的太好 零污染不存在

有機食品被描繪的太好 零污染不存在

2014-01-01 10:34:0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有機食品(Organic Food)也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有機食品是國際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有機食品的主要特點來自於生態良好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化學防腐劑等合成物質,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因此,有機食品是一類真正來自於自然、富營養、高品質和安全環保的生態食品。

  有機食品主要包括一般的有機農產品(例如有機雜糧、有機水果、有機蔬菜等)、有機茶產品、有機食用菌產品、有機畜禽產品、有機水產品、有機蜂產品、有機奶粉、採集的野生產品以及用上述產品為原料的加工產品。國內市場銷售的有機食品主要是蔬菜、大米、茶葉、蜂蜜、羊奶粉、有機雜糧、有機水果、有機蔬菜等。

  隨著「毒奶粉」「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使食品安全之憂持續升溫。出於對食品安全的擔憂,中國城市居民特別是中產階層中有機食品的擁躉呈明顯增長趨勢。2011年,聯合國貿發會和世貿組織共同設立的技術合作機構——國際貿易中心針對中國消費者調查顯示:中國有機消費者60%是白領階層、有幼童的家庭,以及出現健康問題的家庭;其中98%的消費者是基於對食品安全的擔憂購買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被描繪的太好

  當下的超市里,很多蔬菜、水果、糧食都標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產品標籤,這三者都有高於普通農產品的生產標準,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處於最底層,中間層是綠色產品,最高境界就是有機產品。宣稱「拒絕化學品」的有機食品,可謂一擊而中消費者不安的心。「不使用化肥、農藥、添加劑」就等於「安全、健康」,是許多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主要甚至全部認識。

  隨著公眾對有機農業的好感度大增,市場漸漸興起。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已認證有機食品企業731家,年銷售額達到134.8億元。國內最大的有機蔬菜種植和銷售企業之一多利農莊,2013年的銷售額達1億多元。這兩個數據說明:這是一個潛力大但仍處於初級階段的市場。安信證券預測,2015年中國有機農產品消費將達到248億-594億元的市場規模。

  有機食品並非中國人的特殊偏好,在世界範圍內,「organic」都是一個時髦的詞。不同的是,歐美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鐘愛,主要不是源於食用安全,而是生態環保與營養口感。事實上,安全,根本無法成為有機食品的主訴點,甚至會成為它不可承受之重。

  零污染噱頭

  有機農業和養殖業都無法完全迴避環境的影響,因為空氣、土壤和水是移動的,「零污染」不存在。

  位於北京南六環外的大興區長子營鎮留民營村,被譽為「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有20多年開發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的歷史。全村500餘畝有機種植面積,是國內最早一批自發從事有機農業生產的基地。

  2014年4月初,記者在該村實地調查發現,在村中走一圈,腐臭味不時鑽入鼻中。

  有機農業對自然環境要求非常之高,按現有國家標準,有機生產基地的土壤質量和空氣品質都必須符合二級標準。並且,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要設置緩衝帶。

  適合有機生產的土壤不容易找到。以2014年4月,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數據估算,19.4%的耕地污染超標。因此現實中,經營有機農場往往要先改良土壤。

  多利農莊總裁張同貴告訴記者,申請一個種植類的有機認證,要經過三年土壤改良,這樣也只能將農藥、化肥的殘餘量降解七八成,「不可能百分百全部降解」。

  還有空氣品質這一關。困擾市民的霧霾天同樣困擾著有機農業。霧霾的空氣品質遠比有機農業國家標準要求的空氣品質低劣。當污染顆粒落在植物葉片上,會直接影響植物生長,不少顆粒物還是酸雨的肇因,最終影響土壤和水質。

  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2013年全年空氣品質狀況顯示:北京PM2.5全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89.5微克,相比每立方米35微克的二級空氣濃度限值,超標約1.5倍。全年365天中,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天數累計189天,超過一半。

  土壤和水,是有機農業環境監督的重點,對空氣的監測力度則遠遠滯後,顆粒物甚至不在監測範圍之內。中國農業大學有機農業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杜相革認為,如果霧霾成為一種持續的影響和狀態,有機產品的空氣標準可能就要修訂。

  即使有機農場環境達標,也不能保證「零污染」。在有機養殖過程中,允許使用限定的投入物來增加營養和防治疾病;環境中殘留的化學物質也不可能完全清除。

  2014年1月,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發布了一項近兩年的檢測結果:45.8%的有機果蔬含有農藥殘留,1.8%殘留超標。檢測人員認為,農藥殘留可能是從鄰近的非有機農場漂移,或者通過土壤和地下水轉移過來的,也可能是在儲運過程中與非有機產品的接觸中獲得。

  除了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有機養殖還有其他條件。常天樂,是北京農夫市集的組織者。她說,有機養殖要密度合理,以散養為主,不餵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的飼料。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有機食品行業市場調查報告》了解到,散養,是有機飼養最大的賣點,然而其污染風險也不小。美國加州一個散養雞場,坐落在一家木材加工廠附近,四處覓食的雞群,被檢測出體內的多氯聯苯殘留是圈養雞的100倍。多氯聯苯影響人體內分泌系統,嚴重者會破壞生殖和免疫系統,誘發癌症和神經性疾病等。早在1989年,世界各國已停止多氯聯苯的生產,但之前已使用和排放的數量龐大,在土壤中和植物、昆蟲體內長期存在。

  在山坡上、田野間自由活動的散養雞還喜歡隨處排泄,在雞場土壤中,氮含量往往超標,長期接觸這種超標泥土,雞又會多發寄生蟲和腸道疾病。

  這說明,有機農業和養殖業都無法完全迴避環境的影響,因為空氣、土壤和水都是可以移動的,「零污染」不存在。消費者追求百分百的零殘留,就是一個死結。但消費者的認識終究是來自有機企業的宣傳,很多時候,有機食品被描繪得太好。

更多有機食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有機食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