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船舶行業一季度利潤額同比下降 生產經營形勢仍嚴峻

船舶行業一季度利潤額同比下降 生產經營形勢仍嚴峻

2015-01-01 10:24:5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船舶(boats and ships),各種船隻的總稱。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於水域進行運輸或作業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術性能、裝備和結構型式。

  2014年,全國造船完工390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3.9%,降幅比上年收窄10.8個百分點。分季度看,受應交船舶數量減少的影響,前三季度造船完工量同比降幅較大,第四季度則逐步企穩回升。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4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4億元,同比增長21.3%。分行業看,船舶製造企業146.8億元,同比增長20.3%;船舶配套企業46.9億元,同比增長15.5%;船舶修理企業5.1億元,同比增長8%。按規模來看,大型企業124.5億元,同比增長11.8%;中型企業52.8億元,同比增長25.9%;小型企業66.8億元,同比增長39.2%,說明中小型企業已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下面是對2015年前三月船舶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在全球船舶和海工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主要船公司的業績繼續承壓。

船舶行業一季度利潤額同比下降 生產經營形勢仍嚴峻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下稱「船舶協會」)日前披露,2015年1到3月份,國內船舶行業88家重點監測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33.7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6.7億元,同比增長8.9%,但利潤額同比下降87.8%至1.7億元。

  按照船舶協會的說法,一季度,雖然船企的造船完工量企穩回升,但我國新承接的船舶訂單同比大幅下降,企業經濟效益下滑明顯,生產經營形勢仍然比較嚴峻。最新相關船舶報告請查閱宇博智業研究中心撰寫的《2015-2020年中國船舶配套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慘澹的現狀並未讓鄭平感到意外。中國港口網的首席分析師對當下船舶業的評價是,造船業在短期內仍很難有起色,「船企的機會在於航運市場徹底好轉,沒有需求的情況下,造出的船越多造船業越難受」。

  溫州代表性民營企業莊吉集團就親口嘗過這個行業的苦澀。媒體援引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口徑,目前,該集團旗下的浙江莊吉船業有限公司(下稱「莊吉船業」)已進入破產重整狀態。

  時間回到十年前,那時候的全球航運市場一片大好,在運力供不應求、運價大幅上漲的刺激下,各大船公司開始大量訂造船隻,受此影響,全球造船市場在2002年底走出低谷,並連續多年均是爆發式的增長。

  鄭平回憶,當時造船業是個掙錢的行當,很多企業都想儘快進入這個領域,最火爆的時候,一些沿海省份的企業直接在沙灘邊上圈塊地,買點設備就能造,而不像正規船廠建廠房的周期比較慢。那時候,發展造船工業也是各省重工業的「標配」,誰都不想錯過機會。

  原本以服裝為主業的莊吉集團就在這種熱潮中進入了造船業。2006年9月,該集團先後收購、兼併了樂清凱澤船業、鑫煌船舶、遠東船舶等三家船業公司,隨後在溫州樂清成立了莊吉船業,2007年即宣布開工。

  但蝴蝶終究飛不過滄海,一頭扎進造船業的船主們沒能逃出低迷市場的洗禮。

  分析人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2007年下半年起,造船業逐漸進入漫長的寒冬,反映海運業景氣度的波羅的海指數一路下滑:2008年5月20日是 11793點,兩年前的均值是1202點,而到今年4月初已經不到600點。「中間出現過幾波反彈,特別是在4萬億投資的刺激下,不少船公司還曾藉機『抄底』,但行情並未持續太長時間。」他說。

  據了解,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是造船業的三大核心指標,以指標靠前的造船大省江蘇為例,在經歷去年新訂單井噴之後,2015年又出現大幅下滑。根據江蘇省經信委近日發布的數據,今年前兩月全省造船業新承接訂單量110.2萬載重噸,劇降 78.9%,而去年同期,江蘇新接訂單增幅高達281.9%。

  而作為江蘇乃至全國造船企業的代表性船企,曾經紅火至極的熔盛重工(01101.HK),在經歷了造船業的重重困境之後,如今已作出決定,擬出售集團內地的造船及海洋工程業務相關的核心資產與負債,並將股票改名為「華榮能源」,將專注能源業務。

  莊吉集團的造船窘境出現的還要更早一些。據當地媒體報導,莊吉集團曾在2012年一份遞給溫州有關層面的報告中稱,由於船東棄船、銀行抽貸、互保企業信任危機,三者疊加在一起,將莊吉集團推向了一個窘迫的境地。此後在內外因素夾擊中,這個意欲大幹一場的造船公司最終倒在了船業寒冬里。

  在鄭平看來,航運市場似乎遇到了100年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危機,「在全球市場運力過剩的前提下,船公司的局面並沒特別大的變化,雖然有的企業接了很多單子,但有單子,利潤低,撤單、延長下水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只能讓市場更難受。」

  「客戶的下單積極性並不高,銀行惜貸,很多私募因為看不到復甦的希望,也在加速『釜底抽薪』,現在船公司的資金普遍緊張。」鄭平說。

  他還解釋,船舶大型化現在已經是船舶業的趨勢,不少企業接的一般是大型貨櫃船的單子,海工船的訂單一度還可以,但隨著油價下跌,前期一窩蜂上的風險也在顯現,而像裝運鐵礦石、煤炭等貨物的干散貨船很少有人造,因為造出來也沒人訂。

  國家層面早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此前,國家九部委就曾聯合下發《關於金融支持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產品技術含量低、無銷路、持續虧損的船舶企業不得發放貸款,並推動其依法市場化退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穩妥開展併購貸款業務。對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貸款期限可延長至7年。為配合指導意見落地,工信部也發布了符合《船舶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名單。

更多船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船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