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養老服務全面市場化政府不能缺位 供給主體將更多元

養老服務全面市場化政府不能缺位 供給主體將更多元

2016-01-02 09:32:4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目前,養老服務業供需矛盾突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未富先老」,留給養老改革的時間窗口極其寶貴。下面來關注一下養老服務全面市場最新進程。

  養老服務業並非孤立,而是在複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成長,與其他行業、領域改革互為掣肘,發展養老服務,更須全局統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意味著我國養老服務的供給主體將更趨多元,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將更加健全,供給質量會更為完善。

  此次《意見》將「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置於非常靠前的位置,體現了頂層設計中產業發展理念的進一步轉變。

養老服務全面市場化政府不能缺位 供給主體將更多元

  養老服務全面市場化政府不能缺位,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不僅要求政府不越位、不錯位,而且要求政府不缺位、不空位。同時由於投入大且利潤回報低,養老機構投資的市場化更離不開公共財政與金融槓桿的助跑與協力。

  投資與經營的市場化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2.29億,占總人口比重16.6%;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占比為17.17%。但權威報告表明,我國目前所能提供的各類養老服務床位為551.4萬張,相當於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26張;同時,按照《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的數據顯示,國內養老機構現在收留老年人的數量僅為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總數的2.1%和全國失能老人總數的8.5%。日益增大的養老壓力與需求倒逼養老服務必須擴大市場規模。

  按照「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要達到35-40張,但實現這個目標顯然不是公共財政單方面所能如願。為此,《意見》明確鼓勵境外投資者設立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並強調其與境內投資者設立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享受同等優惠政策;同時《意見》支持跨區域投資,明確非本地投資者舉辦養老服務項目與當地投資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不僅如此,《意見》允許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在其登記管理機關管轄範圍內設立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服務網點,同時民間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一樣可依法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另外,《意見》提倡與鼓勵社會力量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租賃等方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改革。

  據中國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測算,目前中國養老市場的商機約4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增至13萬億元。養老服務業在凸顯出民生事業特徵的同時,也彰顯出其作為朝陽產業的巨大吸引力。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改革

  意見提出,加快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到2020年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數占當地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應不超過50%。鼓勵社會力量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租賃等方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改革。

  「明晰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是建立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前提。」杜鵬說,一直以來,養老服務發展的「大政府、小社會」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這些改革舉措將破除阻礙養老服務市場發展的瓶頸,提高其有效供給能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供給側的改革與改良

  養老服務市場化的終極目的,就是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為此,需要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繁榮養老市場的同時,重點提高養老服務的質量與效率,健全與完善養老服務的優質化供給體系。

  統計結果顯示,我國農村「空巢老人」超當地老年人口的一半,同時城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萬人,占老年人口18.3%,到2020年將上升到4200萬人。為此,《意見》強調補齊短板,將養老資源向居家社區、農村以及失能與半失能老年人傾斜,提出在大力培育發展小型化、連鎖化社區養老院與農村自助式、互助式養老服務設施的同時,到2020年將護理型床位占當地養老床位總數提升到不低於30%的比例。此外,《意見》重點強調要推廣智慧養老模式,即加快建設服務熱線、互聯物聯網絡以及一鍵通智能終端等綜合性平台,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等上門服務,同時建立養老服務評價信息反饋機制,充分體現《聯合國老年人原則》所倡導的「獨立、參與、尊嚴、照料和自我實現」的重要準則。

  「養醫結合」在《意見》中得到了特別的強調。《意見》不僅支持養老機構開辦老年病院、康復院、醫務室等醫療衛生機構,並將其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範圍,同時《意見》鼓勵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到養老機構、社區老年照料機構內設的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並著力推進養老服務機構、社區老年照料機構與醫療機構的對接。此外,《意見》支持企業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裝備開發為老年人服務的智能科技、康復輔助等產品用品,並明確相應企業可由此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的身份,同時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

  養老服務業兼具社會傳統需求和新時期的高速成長可能性,在各方推動下,將成為下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風口」。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養老服務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意見》出台有望撬動大規模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產業,並促進行業迅速發展,打開萬億市場空間。目前人口紅利即將消失,老齡化加速推進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中國老年產業的規模到2020和2030年分別將達到5萬億和22萬億。未來10-15年將是養老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相關養老概念股有望獲益。

更多養老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老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