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養老服務,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積極探索養老服務的新途徑、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努力讓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養老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臨川區依託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綜合養老服務站,構建了「點單+接單+派單+評單」的服務機制。老年人或其子女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序、電話熱線、社區網格微信群等方式,輕鬆預約助潔、助餐、陪診等服務。特別是低保、高齡、失能等老年人,還能享受政府兜底保障,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這種「點單式」服務機制不僅方便了老年人,也提高了服務效率。例如,一位72歲的老人通過社區服務微信群預約了擦洗油煙機的服務,僅需20元,服務人員便迅速上門,高效完成了任務。這種便捷、實惠的服務模式,得到了老年人的廣泛好評。
臨川區還創新推出了「時光益站」養老互助服務,鼓勵年輕人為老年人提供志願服務,積累「時間幣」,待年滿60歲後即可兌換平台服務。這種「年輕存時間、高齡換服務」的模式,不僅激發了社會參與養老服務的熱情,也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服務選擇。
為了讓老年人不住進機構也能享受專業照護,臨川區積極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與居家適老化改造。當地對高齡、獨居、失能老人制定「一戶一策」服務清單,開展個性化評估與動態巡查。截至目前,全區已簽約家庭養老床位2500個,建成智能護理系統超1300套,完成適老化改造超1065戶。
臨川區圍繞打造「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採取新建、配建、改建、租賃等方式,整合利用閒置設施資源,持續完善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網絡。目前,全區建成城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2個,其中4萬餘名城市老年人可實現就近就便、原居安養。
例如,西大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推出康護預防、日間照料、居家養老服務、老人助餐等多種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專業化、個性化、便利化的養老服務。自運營以來,平均每日接待老人約50名,成為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支撐。
臨川區還整合資金、人員、場地等農村養老資源,對床位不足40張且收住人數少於10人的鄉鎮敬老院進行合併,建設農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完善居住、助餐等服務。例如,撫北鎮健康養老服務中心輻射周邊多個鄉鎮,占地面積10畝,有雙人間、三人間等不同房型床位60張,集生活居住、文化娛樂、健身康復、醫療保障、社會服務等功能於一體。
總結
臨川區通過構建「點單式」服務機制、推廣「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打造「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整合農村養老資源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努力讓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這些探索和實踐,不僅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優質、便捷的養老服務,也為全國養老服務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鑑。
更多養老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老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