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兒童用藥安全檢測對外發布 誤服藥品成傷害死亡主因

兒童用藥安全檢測對外發布 誤服藥品成傷害死亡主因

2017-01-01 17:58:3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我國市場90%的藥物沒有適用於兒童的劑型,「成人藥兒童用」成為普遍現象。根據《2016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我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9%,其中新生兒高達24.4%。臨床接診的中毒兒童中,因藥物中毒的比例從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從中毒年齡來看,0-14歲兒童的藥物中毒占比最大,占64.0%。每年大約有3萬名兒童因用藥不合理致聾,死於不合理用藥的人群中,兒童占比高達32%。

  兒童用藥安全基因檢測對外發布

  最近,兒童安全用藥基因檢測項目正式對外發布,該項目採用基因檢測一代測序儀平台對藥物代謝酶CYP450家族基因的DNA 進行測序分析,能準確確定CYP450代謝酶的突變類型,進而判斷兒童對藥物的代謝類型,從而指導精準用藥。

  2016-2021年中國兒童用藥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大部分的藥物是通過人體細胞色素P450家族酶類實現代謝。根據藥物在體內代謝速度快慢可分為:超快速代謝型、快速代謝型、中間代謝型和弱代謝型。

  「如果屬於弱代謝型,藥物代謝速率比普通人群明顯減慢,應該避免使用該藥物或更換其他有效藥物,以減少藥物不良代謝引起的藥物蓄積性中毒的發生風險。」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兒童本身的生理特點也是造成其用藥不良反應高發的重要因素。比如,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血腦屏障發育不完善,易受藥物損害,如使用鎮靜催眠藥、鎮痛藥、全省麻醉藥和四環素類抗生素等藥物時,藥物易穿過血腦屏障;兒童腎臟功能發育不全,消除藥物能力較差,藥物在體內排泄慢,半衰期長,易發生中毒;許多小兒遺傳性缺陷並不表現出來,表面上發育正常,但對某些藥物反應異常,需謹慎用藥。

  當前,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天氣也漸漸轉涼,溫差變化大,正值流感高發季節,重新回歸群體生活的孩子們成為呼吸道疾病的高發人群。「想要孩子避免用藥不當,就需要精準了解孩子的基因型和對各種藥物的代謝類型,選擇精準治療方式。」該負責人說。

  誤服藥品成兒童傷害死亡主因

  此報告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兩家醫院5年急診與住院數據的跟蹤與分析。

  在全球,每天有125名兒童因中毒而死亡;在中國,中毒也是兒童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平均有約1500名兒童(0-14 歲)因中毒而死亡;而86.4%的中毒發生在家中。

  《兒童用藥安全現狀報告》通過5年的數據跟蹤與分析結果顯示:兒童中毒中,藥物中毒的占比趨勢平穩並有微降,但乃保持占比 40%以上;2016 年 的數據顯示,每5名中毒兒童中,就有2名兒童因藥物而中毒;與藥物相關的中毒中,1-4歲為高發人群,5年間藥物中毒呈上升趨勢。在2016年,每10名0-14 歲藥物中毒的兒童中,有8名為1-4歲兒童;在每5名藥物中毒的兒童中,有4名因誤服導致;暨兒童藥物中毒的原因 81.4%為兒童自己誤服;感冒藥、精神藥物和高血壓藥是兒童誤服的前三大類藥物;祖輩與父輩對兒童藥物中毒的關注度,遠低於跌落、交通、觸電等帶來的傷害。

  調研顯示,在對孩子祖輩與父輩的訪談中,藥品放置在兒童觸手可及的地方,乃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對於劑量與副作用,雖然是關注點,但是在家長再次給藥時,還是會憑經驗給藥。同時,自行給孩子服用處方藥的現象也非常普遍。

更多兒童用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兒童用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