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藥是我國製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歷多年高速增長後,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可生產1500 多種原料藥和中間體。但由於原料藥生產企業多對環境影響巨大,一直被環保部門視為監督檢查的重點,應對污染時企業也多會成為停產、限產的對象。
我國特色原料藥增勢明顯,雖然市場占有率不能和大宗原料藥相比,但是增勢明顯。業內分析,目前我國特色原料藥市場總體競爭還較為緩和,但由於技術壁壘較高,因此短期內不會出現明顯的競爭加劇的現象。但從長期來看,隨著大宗原料藥市場的持續回落,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向特色原料藥企業轉型,未來競爭會有所加劇。
據了解,由於「專利斷崖」的來臨,大量的仿製藥物進入了市場。原研藥在專利到期後受仿製藥的影響市場占有率將迅猛下跌,仿製藥價格低廉,相應藥物的消費者使用量將大幅增加,其所對應的特色原料藥需求亦隨之提升,特色原料藥生產廠商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另外,隨著環保和成本壓力的加大,特色原料藥開始從歐洲轉向亞洲市場。隨著國內GMP管理水平的提高,工藝開發能力和國際認證經驗的上升,我國已經具備了開發特色原料藥的條件。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單一品種的特色原料藥的利潤不具有長期增長性,因此企業需要較多的產品儲備。這要求原料藥企業具有較高的研發實力和戰略前瞻性,不停的儲備項目,抓住專利過期後的市場。
剛剛掛斷一家藥企的電話,陳傳瑩有些無奈地笑笑,又是來請她出面協商採購原料藥的,作為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秘書長,這樣的電話今年她已經接了不少。「科研用(原料藥)還能想想辦法,生產用的量大,哪裡能協調?」陳傳瑩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去年年底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專門針對原料藥價格上漲情況作了調查。
去年7月底,浙江省物價局曾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浙江新賽科藥業有限公司、天津漢德威藥業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價銷售異煙肼原料藥以及無正當理由拒絕交易一案依法作出處理的決定。上述兩家公司的行為被認定為「價格壟斷」,因此被罰款44.39萬元。
相對於非法所得,罰的幾十萬元不痛不癢。原料藥走所謂「協議價」「經銷價」,在業內早已不是秘密。「情況多少知道,但真要查又很難。」陳傳瑩說,「抱怨多於舉報」。
「不過原料藥的壟斷價格不可持續,原料藥、藥用輔料關聯審批馬上要開始了。」陳傳瑩比較樂觀,她說去年12月《原料藥、藥用輔料及藥包材與藥品製劑共同審評審批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開始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今後原料藥不再單獨發批准文號。「也就是說製劑企業可以自己找原料藥企業生產原料藥,只要質量符合標準,申請關聯審批就可以,原料藥再要壟斷出高價的情況將有所緩解。」
更多原料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原料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