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郵輪旅遊人均消費稍漲 郵輪游消費女性群體更強勢

郵輪旅遊人均消費稍漲 郵輪游消費女性群體更強勢

2018-01-01 09:19:1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2018年中國郵輪市場的旅客數量將達569.8萬人次。從出遊客源地看,2017年,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杭州、深圳、重慶、廣州、西安、成都是郵輪游十大客源地。其中,上海、北京、南京位列日本、東南亞郵輪等短線郵輪客源地前三甲,北京、上海、長沙成為中東、歐洲、美洲、極地等長線郵輪遊客源地冠亞季軍。

  暑期郵輪旅遊人均消費稍漲

  同程數據顯示,2018年親子出遊選擇乘坐郵輪增長明顯,攜帶兒童的用戶達到 51.7%,開始呈現「低齡化」趨勢;上海地區用戶對郵輪旅遊的認知度最高,占比40%,成為國內母港郵輪產品消費的主力軍;另外,隨著居民的消費結構升級,今年暑期郵輪旅遊平均人均消費金額達到4523元左右(僅包含船票等費用,不含船上消費等開支),相比往年微漲。從年齡層次上來看,4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仍是郵輪消費的主力軍,占比50%,選擇郵輪避免了舟車勞頓的辛苦,即使是68歲以上的客群也能輕鬆出遊,這部分用戶占 9.1%。而正值中小學生放暑假,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上郵輪,18歲以下的用戶占比27.5%,同期上漲趨勢明顯。

  業內人士表示,郵輪市場調整的核心反映是結構上的供需不平衡,「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在產品、服務體驗上,目前國內的航線相對比較單一,華東和華北從這赴日本產品,而華南主要是去日本、越南及公海航線;國內母港在岸上的行程安排更多的是組團旅行,安排相對也比較簡單、短暫,船上行程拉長,其實是影響了遊客對於目的地的觀光旅行」。

  從同程旅遊提供的信息來看,今年暑期同程郵輪涉及航次約160艘次,對其而言,幾乎每一個包船的航次都會有自己的主題活動,比如8月1日起航的航次,就是將奇妙神秘的魔術和幽默詼諧的默劇結合,打造「海上奇遇記」主題航次。「我們希望可以更加注重主題航次的打造,深度開發旅行產品,為各個圈層的遊客帶來更加豐富的郵輪之旅,提升遊客體驗。」業內人士說。

郵輪資訊

  郵輪游消費女性群體更強勢

  數據顯示,從出遊群體組成來看,以中老年團隊為主的爸媽遊客群占比最高,其次為帶孩子出遊的親子客群,二者為郵輪游消費主力客群,而蜜月游、閨蜜游等其他類型客群緊隨其後。在出遊時間方面,親子家庭主要集中在暑期和國慶節,其中以暑期7月下旬和8月上旬出遊最為密集。親子家庭更青睞陽台房和套房,希望給孩子和家人帶來更舒適的旅程,因此在郵輪產品選擇上,親子家庭人均單價要高於其他類型客群;中老年人時間充裕,他們出遊會避開節假日高峰期;蜜月游、閨蜜遊客群出遊時間全年較為分散。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年齡在30歲~59歲的遊客占比達48.5%,是郵輪游的主力軍,其次為60歲及以上的遊客,占比達27.5%。從性別角度而言,女性遊客整體人次占比高達57.5%,明顯高於男性。

  在客房環境、美食、表演、岸上行程、主題活動等遊客關心的郵輪游核心要素中,遊客對岸上行程的關注度在過去一年顯著提升,個性化岸上行程需求旺盛。與常規郵輪游相比,側重於目的地港口的密集到訪,遊客可以體驗「一天一港」(有時一天兩港)甚至「一周四國」奇妙旅程的內河輪游,日益成為國內遊客體驗目的地「慢生活」的新選擇。

  進入中國的國際郵輪品牌為了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多中國消費者的歡心,紛紛以轉型、升級打造差異化出遊體驗為努力的方向。針對親子客群、銀髮族、蜜月客群等不同群體推出多樣化郵輪主題活動也是新興趨勢。

  在航線和行程選擇上,除了日本、東南亞以及國內的三峽等常規方向,國內西沙群島以及境外的地中海、阿拉斯加、加勒比、多瑙河、萊茵河、極地等高端線路也將被越來越多遊客關注。一方面,中國出境游市場發展迅速,刺激了人們出境游的欲望和熱情;另一方面,隨著國內遊客對郵輪游的認知進一步加深,更長的航線、更多樣的目的地給遊客帶來更多截然不同的出遊體驗。

更多郵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郵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