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物藥市場規模經歷快速增長,年複合增速約為26%,占全球TOP200藥品銷售量44%,單抗是其中最大的品類,以下是生物仿製藥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生物仿製藥行業分析指出,生物藥物是指運用微生物學、生物學、醫學、生物化學等的研究成果,從生物體、生物組織、細胞、器官、體液等,綜合利用微生物學、化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藥學等科學的原理和方法製造的一類用於預防、治療和診斷的製品。
2010年行業銷售收入為1062.45億元,同比增長41.12%,為近年來最大增幅。生物仿製藥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2019年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為3417.1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增速放緩。
2019年2月,復宏漢霖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2019年全年,其銷售額達到7900萬元;2020年上半年,復宏漢霖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的銷售額更是達到9580萬元,增長迅速。同時,2019年我國生物類似藥的市場規模接近30億元,增長幅度較大。
創新藥的市場規模占中國製藥市場總規模的56.1%,生物類似藥占比44%。此外,仿製藥及生物類似藥也有望因各種有利因素(例如支持優質仿製藥及生物類似藥開發的政策)實現可觀的增長。
銷售收入居前的十個省份銷售收入占比達80.68%,行業區域分布較為集中。生物醫藥主要包含血液製品、疫苗、診斷、單抗等醫藥業的發展。
為加快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生物仿製藥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了生物醫藥行業作為國家戰略前沿領域產業的地位。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將加速推動生物製藥行業的研發投入及產業化進程。
已經有31個省市自治區出台了「兩票制」整體實施方案,福建、安徽、重慶、青海、陝西、山西、寧夏、遼寧、天津、黑龍江、四川、廣西(試點城市)、吉林、湖南、甘肅(三級醫院)、雲南(省級醫院及試點城市三級醫院)等16個省市區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總體來看,「兩票制」的實行對醫藥流通企業影響深遠,隨著「兩票制」的推行,冗餘的藥品流通企業得到精簡,促使醫藥批發企業降低對其他醫藥批發企業銷售(商業調撥業務)的依賴,因而有助於提高藥品流通效率,保證用藥安全、降低藥品成本,以上便是生物仿製藥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生物仿製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仿製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