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國食品產業發展迅速,隨著中國經濟由外需向內需驅動的轉換,經濟增長質量和可持續性也將得到提升。總體來看,未來的食品、農業需求增長,與經濟總體增長相類似,即由過去的數量驅動 ,逐漸轉化為價值驅動 ,由吃得多向吃得好轉換。
目前,中國食品工業增長迅速,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產業競爭力逐漸上升。2016年我國食品工業運行數據統計詳情如下。
2016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不含菸草)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0986.2億元,同比增長6.5%;實現利潤總額7247.7億元,同比增長6.1%;虧損企業虧損總額307.9億元,同比減少10.4%;資產合計65630.5億元,同比增長5.7%;存貨9009.2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產成品存貨3764.6億元,同比增長4.8%)。
2016年1-12月,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及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現價)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4.8%、2.3%和2.2%,同比分別增長6.1%、8.8%和8.0%。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食品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食品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最大的支柱產業、稅收和利潤較高的產業,甚至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潛力最大的產業,但面臨的食品安全挑戰也不容忽視。
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抽檢了25.7萬批次食品樣品,總體抽檢合格率為96.8%,與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2.1個百分點。食品安全抽檢結果顯示,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從2014年至2016年的抽檢情況看,調味品、飲料、水果製品、蛋製品、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等9類的抽檢合格率逐年升高。
數據顯示,2016年大宗日常消費品抽檢合格率總體保持較高水平,其中糧食加工品合格率為98.2%,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合格率為97.8%,肉、蛋、果、蔬等食用農產品為98%,乳製品合格率為99.5%。
儘管2016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人民群眾的期望值還有一定距離,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等問題依然突出。
更多食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