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銀行業正迎來關鍵轉型期,機構預測顯示2025年一季度上市銀行信貸投放策略保持積極態勢,資產定價維持穩定,淨利息收入同比降幅可控。在負債端結構性分化背景下,高股息配置價值持續凸顯,銀行板塊整體呈現"基本面韌性+估值修復"的雙重驅動特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銀行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銀行業績表現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機構分析指出,2025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將延續積極信貸投放政策,預計貸款規模增長保持穩健,資產端定價壓力可控。儘管淨息差呈現下行趨勢,但降幅有望低於預期水平,主要得益於銀行主動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值得關注的是,部分銀行非利息收入受資金市場波動影響環比承壓,但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投資收益規模整體仍能維持平穩。數據顯示,上市銀行淨利息收入同比降幅將控制在合理區間,顯示行業盈利韌性。
大型商業銀行面臨的存款增長壓力短期內難以逆轉。分析指出,在規範非銀存款管理政策影響下,城商行與農商行憑藉客戶黏性和定價優勢,存款增速將持續跑贏國有大行。要扭轉這種格局,需依賴私人部門經濟活躍度提升帶來的資金流動效應,但這一過程存在顯著時滯。當前環境下,大行負債端改善更多取決於資產擴張節奏調整,而中小銀行則通過差異化競爭鞏固市場份額。
在利率持續下行背景下,銀行板塊的類固收屬性愈發突出。統計顯示,銀行業近12個月平均股息率較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溢價水平已達歷史高位區間且仍在擴大,這進一步強化了其防禦性配置價值。機構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三類機會:一是具備優質資產質量與輕型化轉型優勢的頭部銀行;二是分紅比例穩定、股息收益率顯著的區域性銀行;三是轉債轉股機制可能帶來的彈性收益品種。
總結來看,2025年銀行業績表現將呈現"量穩價緩"特徵,負債端結構性分化倒逼行業加速模式創新。在宏觀經濟溫和復甦與政策支持下,銀行板塊憑藉高股息防禦屬性和估值修復空間,有望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投資者可結合自身風險偏好,在信貸擴張龍頭、價值窪地標的及轉債品種間構建多元配置組合。
更多銀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銀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中信證券研報稱,上市銀行已披露年報顯示,2024年四季度上市銀行營收和利潤增速延續改善。經營要素拆分來看,行業2024年擴表節奏收斂的同時息差降幅亦收窄,全年中收收入仍下滑,但2024年四季度中收降幅已明顯收窄,債市走強背景下交投收益延續積極,資產質量方面,上市銀行整體不良率延續改善,風險抵禦能力保持穩健。展望而言,上市銀行2025年一季度息差受存量貸款重定價因素影響仍有下降,投資收益受市場影響有所波動但預計對報表影響有限,預計2025年一季度銀行業績為全年低點,後續走勢有望上行。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