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表示,2025年,中美人形機器人產業實現共振,建議聚焦兩條投資主線:(1)技術引領:特斯拉Optimus引領產業技術前沿、商業化進程,從「多傳感器融合」到「本體智能」,提升在真實場景的泛化性,產生的新需求:關節硬體的抗衝擊性能要求提升,靈巧手力/觸覺傳感器部署增加,邊緣測計算將增加對低功耗晶片的需求,模擬訓練模型架構和高質量物理世界數據採集的需求。(2)商業化驅動:2024年Optimus實現了人形機器技術瓶頸的突破:運動控制→精細操作→任務泛化。2025年,Optimus進入「技術爆發→商業驗證」過渡期,供應鏈將逐步收斂,確定性高,彈性大,是高賠率和高勝率兼具的賽道;國內網際網路大廠和車企加大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投入,重塑國內產業格局;領先廠商積極探索場景落地,新進入者積極研發硬體方案,零部件需求百花齊放(對標2023年特斯拉鏈),優選卡位好的供應商。
更多機器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器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近日,特斯拉(TSLA.US)在其24Q4業績交流會上對其各項業務進行指引和展望:機器人項目將快速爬坡,按年以數量級增長;FSD與Robotaxi進展順利,2025年年中將在德州推出無監督FSD服務,2025年年內擴展至其他美國城市;所有工廠將從2月開始生產新款Model Y,實惠車型將於2025H1推出;2025年儲能裝機量至少同比+50%。公司各項業務指引樂觀,特斯拉機器人、汽車及儲能供應鏈相關企業有望受益。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