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國家衛健委與市場監管總局於3月27日聯合發布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9項修改單,重點聚焦預包裝食品標籤規範。這一系列政策調整既回應了消費者對透明消費的需求,也體現了強化行業規範化管理的決心,為保障公眾健康安全提供了制度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食品安全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版《GB 77182025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明確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易引發誤解的表述。此舉旨在避免企業通過模糊營銷手段誤導消費者,確保食品成分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當前我國現存預包裝食品相關企業達2361.25萬家,近十年行業註冊量持續攀升,2024年新增註冊量更突破432萬家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下,標籤規範的升級將有效遏制虛假宣傳亂象。
新規要求所有預包裝食品必須明確標註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的致敏物質,同時推薦採用"最佳食用期"替代傳統保質期表述。此外,通過二維碼技術實現標籤信息數位化延伸,消費者可掃碼獲取更詳細的產品說明。這一系列措施既提升了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也為特殊需求人群提供了重要保護屏障。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規實施後,行業將面臨全面的技術改造與合規調整。
從市場數據看,截至當前今年已新增註冊86.58萬家相關企業,其中前兩個月便完成50.13萬家的註冊量,顯示行業仍保持活躍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361萬餘家存量企業中,成立十年以上的僅占17.28%,反映出行業集中度較低、中小微企業占比高的特徵。新規對標籤標註的嚴格要求,將倒逼企業加強質量管控體系,推動行業向規範化與透明化方向發展。
結語
此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修訂,通過規範預包裝食品標籤內容、強化致敏物質管理、創新信息呈現方式等舉措,構建了更科學嚴謹的監管框架。在2300餘萬家企業參與的龐大市場中,這些政策既為消費者提供了知情權保障,也為企業明確了合規經營邊界,標誌著我國食品安全治理正向精細化、智慧化方向持續邁進。隨著新規逐步落地實施,食品行業將加速完成從數量擴張到質量提升的關鍵轉型。
更多食品安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安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食品安全板塊走高,實朴檢測漲停,易瑞生物漲超10%,譜尼測試、華盛昌、天瑞儀器、西隴科學等跟漲。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