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和中國"雙碳"目標持續推進,2025年的極端高溫天氣成為推動空調產業變革的重要推手。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夏季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8℃,疊加《綠色高效製冷產品推廣政策》實施成效,空調行業在技術創新、能效升級和消費場景拓展方面呈現爆發式增長。其中天貓平台監測到防暑降溫商品異地下單量同比增長21.6%,移動空調銷量激增33%等數據表明,空調產業正經歷從基礎製冷向健康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空調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在政府"以舊換新"補貼和能效標識新國標實施的雙重作用下,2025年空調市場呈現顯著分化。數據顯示,符合一級能效標準的變頻空調銷量占比提升至68%,較去年同期增長1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政策鼓勵下的農村家電改造工程推動縣域市場移動空調需求井噴,這類無需安裝、即插即用的產品異地下單量同比增長33%。值得注意的是,廚房專用分體式空調成交額同比上漲11%,反映消費者對細分場景製冷的精細化訴求。
面對持續高溫挑戰,企業在政府"綠色技術創新支持計劃"激勵下加快研發步伐。採用納米鍍膜自清潔技術和紫外線殺菌功能的新風空調成市場寵兒,天貓數據顯示相關品類搜索量年增幅達247%。值得關注的是,針對老年群體的節能型壁掛式空調成為異地下單熱門商品,其變頻節能技術使能耗較傳統機型降低35%,完美契合"銀髮經濟"與環保政策的雙重需求。
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的《重點區域空氣品質改善計劃》明確要求,2025年底前完成全國中央空調系統能效改造。這一政策紅利直接帶動商用空調市場增長,數據顯示工業級高溫製冷設備採購量同比激增41%。資本市場對環保材料供應商的關注度顯著提升,R32新型冷媒生產線投資規模較去年擴大87%,印證了空調產業鏈向低碳方向加速轉型的趨勢。
在"家庭節能補貼"和"親情消費券"等惠民政策刺激下,跨地域空調採購呈現顯著增長。數據顯示,一線城市用戶向三四線城市父母下單的空調類商品同比增長19.7%,其中移動空調因符合即裝即用需求成為首選(+33%)。更值得關注的是,兼具降溫與養生功能的產品異軍突起,艾草冷貼成交額同比暴漲52%,反映出消費決策中健康價值權重的提升。
國家"製冷能效領跑者計劃"與居民消費升級形成疊加效應。統計顯示,在政策補貼和高溫天氣雙重驅動下,空調品類在家電下鄉工程中的占比已從2023年的18%躍升至當前的29%。資本市場對此積極回應,今年上半年涉及空調再製造、智能溫控等領域的IPO融資額達76億元,同比增長45%,顯示投資者對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的信心。
2025年夏季的極端氣候與產業升級政策形成雙向推力,重塑了中國空調市場的格局。從產品創新到消費模式轉變,從綠色製造到代際關懷需求爆發,空調產業正站在技術升級與社會責任交匯的關鍵節點。隨著能效標準持續收緊和"雙碳"目標深化落地,具備環境友好性、技術創新性和用戶場景適配性的企業將在政策紅利窗口期獲得先發優勢。未來三年內,智能溫控系統、區域集中供冷等新興領域有望成為投資熱點,推動行業向高效低碳方向實現結構性突破。
更多空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空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