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國氣象數據顯示,2025年夏季我國持續高溫日數較往年增長37%,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空調市場需求激增背景下,長虹空調憑藉技術創新與服務升級,成為行業應對極端氣候的標杆案例。據市場監測機構統計,川渝地區7月空調銷量環比增長185%,其中即時安裝需求占比達62%。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空調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空調從舒適家電轉變為民生剛需產品。2025年極端高溫期間,"買得快裝不及時""高溫宕機頻發"等矛盾凸顯行業服務短板。長虹空調7月16日啟動的"即時裝"行動,通過專屬通道、34支應急團隊和延長服務時長策略,在川內實現用戶下單至送裝完成平均耗時縮短至5.2小時,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80%,有效緩解民生痛點。
面對66℃極端高溫考驗,長虹空調研發的"極限制冷系統"展現出核心技術優勢。其APF5.20能效比達到行業最高標準,相較國標一級能效節能42%,單台年節電量達759度(相當於新能源汽車半年用電量)。針對教育場景需求,為綿陽涪城區44所公辦學校定製的高能效機型,在保障教學環境舒適性的同時實現噪音控制在38分貝以內。
長虹空調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社會公益領域。聯合京東開展"城市冰島計劃",在成都等高溫城市設立20個清涼站點,累計為戶外工作者提供納涼服務超10萬人次。同步推進"清涼工程"教育項目,預計8月底完成6萬名師生的校園環境改造,單校空調安裝效率提升40%。
2025年消費數據顯示,全無塵系統空調在臥室場景滲透率達73%,客餐廳Pro共享空調因"遠風柔感+智能節能"特性成為客廳首選。行業專家指出,長虹通過差異化產品矩陣(如全無塵系統與客餐櫃組合),成功搶占高端市場25%份額,印證了用戶對健康、節能型空調的剛性需求。
在極端氣候常態化背景下,空調行業的競爭已從單純製冷能力轉向服務響應速度、技術創新深度和社會責任廣度的多維較量。長虹空調通過"即時裝"服務體系、極限環境技術驗證及民生工程實踐,不僅滿足了用戶對清涼的基本訴求,更以全產業鏈協同能力樹立行業標杆。其經驗表明,在2025年乃至未來市場中,企業需在產品性能突破與社會價值創造間構建動態平衡,方能在氣候挑戰加劇的空調市場贏得持續競爭力。(完)
更多空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空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