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極端高溫天氣頻發,空調市場需求在2025年呈現爆發式增長。從東北三省首次出現超800%的用戶新增購買量,到歐洲市場對中國高能效產品的搶購熱潮,技術創新與政策驅動正重塑行業格局。本文結合最新數據,解析空調行業如何通過產品升級、供應鏈革新及國際化布局應對市場需求變化,並展望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空調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持續高溫打破傳統「北涼南熱」格局,中國北方地區首次成為空調消費熱點。京東平台數據顯示,2025年6月至今空調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超60%,下單用戶數激增近90%。東北三省表現尤為突出:吉林、遼寧、黑龍江的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5倍、10倍和8倍,新用戶占比突破800%;華北、華中等地區增幅均超過500%。消費者對節能(新一級能效產品占比超90%)、健康功能(如新風、除菌)及制熱性能的關注度持續攀升,政策補貼進一步加速以舊換新進程。
高溫催生的訂單洪峰對空調產業鏈提出全新挑戰。頭部品牌通過「南北聯動」策略應對需求激增:2025年7月起,海爾、美的等廠商從廣東、浙江等地緊急調配10萬台空調至東北,供應量同比提升800%;同時啟動「南工北調」,調動全國超千名安裝工程師馳援北方市場。例如,針對東北加厚牆體特性,企業升級鑽頭功率並優化工具配置,確保安裝效率與安全性。
2025年歐洲多國極端高溫動搖「無空調文化」,推動中國空調出口強勁增長。海關數據顯示,前7個月我國空調出口額達468.1億元,對歐出口同比激增28.9%(其中法國、希臘等南歐市場表現亮眼)。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鞏固優勢:美的Solstice系列憑藉AI節能技術實現超30%的能耗降低;移動分體式空調因免安裝特性在德法意荷熱銷。此外,東南亞、中東及拉美市場持續擴容,部分區域出口增速達17%,綠色產能升級(如零碳工廠建設)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國際能源署預測,2050年歐盟空調保有量或翻倍,而中國憑藉近80%的全球產能和低碳技術儲備占據先機。2025年市場數據顯示,消費者對高能效(新一級能效主導)、智能化(如自調節溫控)及多場景適配的需求將持續推動產品疊代。供應鏈方面,「組合港」物流模式與本地化生產將進一步降低出口成本;而在政策端,歐盟淘汰舊型號的法規將加速中國廠商在綠色技術領域的布局。
2025年空調行業正經歷從「應急需求」到「長期增長」的結構性轉變。極端氣候常態化倒逼技術創新提速,而政策補貼與全球化戰略則為市場擴容注入持續動力。未來,節能效率、AI功能集成及區域適配能力將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中國空調產業有望在綠色轉型中實現全球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
更多空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空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