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9月,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持續擴張,成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民生改善的核心基礎設施。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8月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在運營規模、客流表現及市場動態方面均呈現顯著特徵,為分析未來交通投資方向與市場需求提供了關鍵參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交通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本月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54個城市開通運營線路達331條,總里程突破1.1萬公里(11,210.7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72萬列次。客運總量為28.8億人次,進站量17.1億人次,同比增幅2.6%,顯示交通網絡在暑期與商務活動疊加下的持續需求韌性。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環比下降1.4%,但市場活躍度仍保持高位,反映出行結構向公共運輸的長期傾斜趨勢。
8月全國軌道交通平均客運強度為0.831萬人次每公里日,較上月環比下降1.7%,同比下降4.9%。這一數據表明,在里程快速擴張的背景下,部分線路存在運力利用率不足問題,提示未來投資需更精準匹配人口分布與通勤需求。新增運營里程63.9公里(寧波地鐵7號線全線及南京地鐵5號線北段)進一步凸顯區域交通網絡互聯互通的戰略布局,為城市群協同發展提供支撐。
從細分領域看,地鐵與輕軌仍是核心載體,272條線路覆蓋9,722公里運營里程,貢獻了27.9億人次的客運量;單軌、磁浮及市域快線雖占比相對較小(約10%),但其在特定區域的交通分流作用顯著,8月完成7,995萬人次運輸;有軌電車與自動導向軌道等新興模式則聚焦城市微循環,34條線路共服務1,025萬人次。這種多層次交通網絡的協同發展,為不同場景下的出行需求提供了差異化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2025年8月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在運營規模、技術應用與區域協同方面均取得進展,但效率提升與投資精準性仍是關鍵挑戰。隨著新建線路持續落地及既有線網優化升級,交通網絡將進一步釋放經濟帶動效應,同時需要通過智能化管理與需求預測工具,推動市場供需動態平衡,為2025年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更多交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交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