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區國有糧企油菜籽收購入庫數為1987萬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銳減3057萬公斤,減幅達154%。其中南京地區油菜籽的主產區江寧區、溧水縣和高淳縣分別比去年同期少收購1501萬公斤、316萬公斤和415萬公斤。
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面積銳減。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種植面積只有70多萬畝,與油菜籽鼎盛年份的2003、2004,年相比,減少了幾十萬畝,而與去年相比也減少了十餘萬畝:油菜籽種植基地高淳縣就比去年少種油菜籽五六萬畝。據江寧區湖熟糧管所反映,湖熟地區夏熟作物面積小麥占70%,油菜籽只占30%。高淳縣顧隴鎮油菜籽面積比去年少了3/5。由於種植面積減少,帶來油菜籽資源緊缺。南京某縣的一個
油脂加工企業是市級龍頭企業,去年收購油菜籽五六千萬公斤,今年到目前為止才收購500多萬公斤。南京某區的一個油脂公司才收購100多萬公斤,只相當於計劃收購2000萬公斤的1/20。二是農民惜售。雖然目前油菜籽收購價格已達到每50公斤115~127元,農民出售油菜籽的勁頭仍不足,一來種的少,留著自己常年食用;二來種油菜籽成本高,目前的收購價格農民仍嫌低了些;三來今年油菜籽含油率高達38%,農民到有些油脂企業兌換50公斤油菜籽可拿回20公斤菜油,兩不找,挺划算的。
按照往年的慣例,油菜籽收購到這個時候即使不到尾聲,也應「大頭朝下」了,但實際情況是加工企業與糧管所均未收購到多少油菜籽。此時此刻,對糧管所來講,他們今年有小麥托市收購,業務十分紅火,油菜籽收多收少,他們並不太在乎。現在特別在乎的是眾多油菜籽加工企業,沒有足夠的資源,將直接影響全年的生產,甚至是企業的前程,故而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有的在秦淮河邊沒點收購;有的外出找資源。總之,要抓住已經不多的黃金時光,把本季的油菜籽收購工作做得好些。
更多油菜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菜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