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台的《人與自然》特別節目中有一句解說詞「對植物了解得越多,就越覺得它像動物」。當我們對商業了解的越多的時候,我們發現商業也有一種魅力:就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樣,恆久地利用一切機會尋求生存和發展。商業成功的本質是在競爭中取勝,從這一點上看,複雜的商業競爭和本能的生物競爭有著相同的生存邏輯。把商業看成生命體,它就變得生動起來;而從生物的競爭中尋找自然選擇法則,解讀商業動態,就能更容易地看清產業整體走勢,從而做到順勢而為,成為獵手而不是獵物。
在競爭中,誰會成為勝者?至少有三個生物競爭法則是和商業競爭異曲同工的:大者統治、生態龕位、食物匹配。從時間的縱軸來看,這三個法則作用於一個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以今年因成功上市融資而備受矚目的百麗為例,其旗下百麗、思加圖、天美意、TATA、FATO等品牌以時尚、成熟、青春、商務的不同定位形成了不同人群和不同價格帶的食物匹配;代理NIKE、Adidas、Levis、JOY&PEACE、BATA等國際品牌又為其在渠道及品牌運營方面開闢了新的生態龕位。最終,百麗憑藉其品牌及渠道運營的不俗表現贏得了LVMH集團的青睞,在上市融資中大鳴大放,完成大者統治。從2007年這一時間的橫斷面來看,這三個法則正在攪動整個服飾產業的層級波動。隨著產業的有序化升級運動,其背後的支配規律——生物生存邏輯的力量和作用日益顯形。
大者統治:強者更強成為產業整體趨向
美特斯·邦威在上海南京東路開設面積超過9000平方米的終端店鋪,成為亞洲最大的單品牌服飾旗艦店,引起業界關注。事實上,9000平米旗艦店的落成,對於美特斯·邦威來說,決不是一項簡單的終端建設,而是其對陣國際競爭、躋身一線品牌、實現大者統治的一次高調亮相。配合大者統治的目標,美特斯·邦威在消費方式引導、管理模式和文化以及團隊建設等品牌經營方向上都做了相應的調整。新的旗艦店就是前兩者的「前端」表現:時尚賣場與博物館相結合,引導屬於美特斯·邦威的品牌文化和消費方式;每一層都設立了專門的管理團隊,自行陳列和調貨、彼此互不干涉,店鋪的樓層之間也存在相互競爭關係,已經非常接近百貨商場分樓層管理的模式。而其「後端」1/3高管都是國際人才的團隊保證也已初具品牌素質。美特斯·邦威正在積蓄與國際時尚休閒領域的翹楚ZARA對陣的實力,其成為中國該領域大者的野心已經十分明顯。
從二線市場起家的校園休閒產品品牌到與國際大牌在中國市場上一較高下的時尚休閒大者,美特斯·邦威所折射的是中國服飾產業在經歷了長期的基礎積累之後開始成長分化的大者之路:
在成功上市後,百麗國際旗下的「百麗體育」更名為「滔搏體育」。「在驚濤駭浪中搏殺」,在擁有2800多家女鞋店、1000多家體育用品連鎖店、覆蓋國內150多個主要城市自營連鎖銷售網絡之後,已經是耐克和阿迪達斯在國內最大的經銷商之一的百麗,要借著奧運的東風,繼續打造自己的運動店鋪渠道品牌,實現「勝者通吃」。
繼9月11日在人民大會堂榮獲「中國世界名牌」、實現中國服裝行業零突破之後,波司登於10月11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其上市前的公開招股和國外路演,吸引了包括李嘉誠、李兆基、潘迪生等在內的基礎投資者,被投資行業譽為「令人驚喜的路演成績單」。所有這些都有助于波司登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企業戰略理念,加快企業國際化的進程,加速「大者統治」的步伐。
如果說前面還只是「大者」品牌,那麼作為行業風向標的雅戈爾和杉杉就可以真正稱得上是「大者」企業,其勢力範圍早已超出了服裝行業。本年度,在其基礎性的服裝板塊上,雅戈爾繼續上下游延伸的產業一體化戰略,在做「大」文章。CHIC2007開幕日,與美國著名品牌HartSchaffnerMark的高調牽手,讓人們看到了李如成對於「金色雅戈爾」高端品牌嘗試的決心。而杉杉則繼續在多品牌、國際化的道路上征伐,要以「多」取勝。同樣是CHIC展,十二個成熟品牌專館陣營的磅礴亮相,盡顯了鄭永剛要做中國的LVMH的不俗野心。
……
暫不論這些是陰謀還是陽略,暫不論這些戰略路徑會把這些企業帶到巔峰還是泥潭,2007年,強者要求更強,中國服飾產業要求大者統治的整體趨向已經完全顯露。
「大者統治」這一生態進化規律,不論是對於自然競爭還是社會競爭都有重要作用。因為不論是生物還是商業主體都必須面臨來自於種群內部的生存競爭和種群之間的外部競爭。只要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在缺乏其他條件制約的情況下,自然選擇通常有利於大者。產業發展的競爭勢態,在2007年把種群裂變、大者統治的問題正式拋到了中國服飾企業的面前。隨著「中國製造」極盛期的到來,產品同質化、營銷同質化的競爭開始卡住所謂「高端企業」的咽喉,只有開拓品牌與渠道價值,調整戰略路徑,走向更高的層次,才能獲得新的成長空間;而全球一體化趨勢和資本介入傳統行業的加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中國服飾產業推到了一個品牌價值、商業模式、戰略思想競爭殘酷的國際舞台,只有擴展產品品類(從Line到Class),更新商業模式,形成大者勢態,才能整合資源,而非被資源整合。內外競爭劍指「大者統治」,已經有了一定實力的中國企業紛紛尋找諸如ZARA、GAP、HUGOBOSS之類的國際大牌作為參照,努力在這場裂變分級中實現其大者的夢想。產業升級進入到企業謀求大者地位的實操階段,這對於整個產業來說,不論未來如何,都是一種可喜的現象。
生態龕位:生活形態創造品牌系統
所謂生態龕位,簡單理解就是不同生物在生態中能夠生存和成長的位置。就像人有分工一樣,商業實體亦不可能人人稱王。產業整體上行的外延,既包括形成「大者統治」的強者更強態勢,也包括開拓「生態龕位」的品牌系統打造。即次級別企業避開規模競爭,尋找、開拓自己的食物帶和生存帶,以獨特價值形成自己的品牌系,成為該價值形態中的NO.1。本年度,在形成獨有文化價值方面,一個值得關注的品牌是「馬克·華菲」。攜手創意雜誌《第三種人》點燃靈感,聯合遊戲公司第九城市引發「激戰」熱潮,推出地鐵創意廣告,聯合北京大學開啟「馬克聖殿——蓬皮杜印象」在中國大陸的藝術之旅……馬克華菲的營銷接觸點看起來似乎各不相及,但實際上都指向了其所追求的品牌價值核心:藝術化的歐式生活,不斷地在藝術與時尚中嘗試著顛覆傳統、打破、變革、創新。這個年輕的品牌摒棄了傳統「明星+央視+專賣」的運營模式,也大膽捨棄了其母體七匹狼已經形成的市場效應,完全通過自身更加細膩的文化價值和生活形態再現訴求消費者心理,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系和品牌忠誠。
從產品到營銷,從品牌視覺表現到整合推廣活動,所有與消費者的關鍵接觸點,都被品牌核心價值的層層遞延所精心包圍,風格、語調、活動形式無不鮮明統一地指向品牌所代表的生活形態和態度。
馬克·華菲所暗示的是中國服飾產業上行之路上各個子品牌的發展趨勢:用生活形態塑造品牌系統,贏得自己的生態龕位。前幾年開始的高爾夫服裝熱潮,實際上就是生活形態重塑市場位置的前奏。高爾夫裝並不是特定運動的比賽服,而是作為一種生活狀態和價值訴求的代表,被更多的消費者接受。就像起源於馬球裝的POLO恤已經演化成為代表特定生活形態的產品品類一樣,隨著中國社會生活的豐富,生活理念正在細分品牌價值。361°正在街球這一典型大眾生活運動方式中打造自己新的產品品類,而KAPPA則堅持把時尚運動的精神延續到底。即使面對08奧運,也有專家指出,其對於中國服飾業更深刻的影響在於,隨著全面健身觀念的深入,不同運動所代表的生活形態服裝很可能應運而生。
一邊是大者統治下毫無意義的同質競爭,一邊是不斷細分出來的市場蛋糕,轉變運營思路,真正坐下來潛心研究市場,用生活形態塑造品牌,似乎是中國服飾品牌發展的自然路標。對品牌自身來說,這是一種獨樹一幟,坐實市場位置,實現獨有價值的途徑;對產業而言,這是不同規模企業各得其所,進行有序化運動,實現良性競爭、整體升級的穩健方式。
食物匹配:設計師用T台對話市場
食物匹配並不只存在於產業發展的初期,更不意味著市場空間的大小。「聯通網吧連鎖一朝傾覆,國資流失露出一地雞毛」是食物匹配的問題,而IBM在硬體領域獨領風騷、微軟在軟體行業一統天下也是食物匹配的問題。食物匹配本身並不是一個低端概念,無論什麼規模的企業在進行新的市場擴展時,首先要面對都是食物匹配問題。或者說,食物匹配本身就是一種開拓市場的方式,只要食物匹配得當,小軟體也能做出大市場。對產業來說,亦是如此。
隨著「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升級,中國服飾產業最活躍的創造力量——設計師們開始探索一種嶄新的食物匹配方式和品牌升級途徑:用尖端設計競爭力直接對話高端國際市場,開啟一條由T台到國際關注、行業認同再到市場認同的品牌發展之路。自2006年謝鋒驚艷巴黎、吉芬一鳴驚人和羅錚因「金頂獎」被國際基金相中、歐柏蘭奴獲得迅速發展之後,2007年真正成為了中國設計師的集體國際亮相年,國際服裝設計界的中國力量正在崛起,並且開始創造商業價值:
1月16日,中國服裝設計師計文波在義大利米蘭國際時裝周舉行「利郎·計文波」專場發布,利郎成為了中國服裝界第一個在米蘭時裝周(男裝)登台亮相的中國品牌,名聲隨之大震。
2月底3月初,中國設計師楊紫明和卡賓以休閒男裝進入紐約時裝周,開始走進美國本土市場。不同於巴黎、米蘭時裝周對時尚、設計的彰顯,紐約時裝周一向被業界視為商業價值的考量舞台。
3月,馬可受邀參加「2007巴黎時裝周」,發布個人品牌「無用」;其後於巴黎小皇宮PalaisRoyal的JOYCE畫廊作靜態作品展「無用之土地」。而她的另一個品牌「例外」已經在中國的29個城市開設了連鎖店。
8月,大連國際時裝節上,周紅的思凡新品發布引來了德國紡織服裝工業聯合會的主席Schwartze的登門造訪,希望幫助其進入歐洲市場。
10月12日-18日,第二十屆新加坡時裝周,中國設計師梁子用「梁子·天意」一系列沉澱著東方文化又洋溢著時尚元素的服裝拉開了時裝周的序幕,引來了眾多國際買家的青睞,成為了人氣最旺的展區。
在國外,優秀的服裝品牌往往和優秀的服裝設計師緊密結合,世界頂級服裝品牌的設計師通常和品牌一樣有名,甚至設計師的名字就是品牌。例如:Chanel、Cucci、Dior、LouisVuitton、CalvinKlein。這些品牌的成功揭示了成功的設計師和品牌、藝術和資本、T台和市場的巨大相關性。在以代工起家的中國服飾產業中,這種相關性長期處於被湮沒的狀態。隨著創意經濟概念的提出,這些嶄新的設計師品牌,在沒有龐大的基礎積累和發達的渠道龕位的情況下,去繁求簡,直接用T台對話高端市場,用原創能力謀求國際時尚話語權,為自己開拓了一條新的成長路徑。儘管還只是起步,但是這一股設計風潮讓中國服飾產業看到了創意創新的無限動力。
當然,任何規則都存在辨證的作用,對於中國服飾產業在生存三原則作用下的層級波動,我們既要看到產業有序化上升的整體運動趨勢,又要對可能遇到的問題保持關注。就大者統治而言,自身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整體供養能力才是真正的大者能量,罔顧這些深層能力而進行理想化的擴張,只能製造更多的枯枝;就生態龕位而言,細分的緯度越多,生態龕位就越多,這是市場不斷地被細分的原因,但是這種細分應該是自然的細分,而不是人為的細分,當一種細分市場的食物缺乏經濟而有效的獲得性時,即使是細分也無法養活一個品牌;就食物匹配而言,有效而精準的匹配是保持長久經濟性的關鍵,樹立時尚潮流中的意見領袖地位與形成高端商業價值的有效資源對接,應該是中國的設計師們未來努力的方向,因為只有實現商業市場的認同,才算真正的匹配成功,否則只能是T台上的自娛自樂。
總體而言,2007年中國服飾產業呈現出了明顯的整體上升和創新升級的態勢。自然規則作用的顯形,本身就說明了產業的規範化趨勢。在經歷了多年的OEM同質化無序競爭之後,2007年中國服飾產業的諸多表現讓人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這個傳統行業的時尚活力與創新動力,讓我們有理由期待這個傳統行業在2008的華麗轉身。
附:2008年中國服飾產業關鍵詞預測
奧運商機:08年與奧運會幾乎劃上了等號,可能沒有哪個行業能夠在這場盛宴之外「獨善其身」。各品牌體育產品線的拓展,各品類企業對於體育營銷的關注,似乎都在預示著2008年的奧運之戰。但是對於整個中國服飾產業而言,奧運能否創造新的產品品類和品牌理念?奧運能否給中國服飾產業帶來更強烈的國際碰撞?這些更加廣闊而深遠的影響才是真正的奧運商機所在。
資本運作:百麗上市,資本介入,似乎一夜之間一直還在摸索戰略方向的中國鞋業就進入了資本時代,無怪乎鞋業同仁們大嘆「太快了!」從百麗到安踏,再到報喜鳥、波司登、KAPPA,中國服飾產業資本運作的信號已經日趨強烈。
商業模式:PPG在2007年帶給行業的衝擊可以用「震撼人心」來形容,據悉,男裝老大雅戈爾也有試水網絡的意向,但尚未進入執行層面。事實上,PPG更大的意義在於使「商業模式」的概念深入中國服飾產業,用完善的商業模式保證盈利是成熟市場經濟的特點。
大店擴展:美特斯·邦威、以純、森馬,這些時尚休閒品牌越來越龐大的終端規模,正在把大店策略推出水面。與杉杉的多品牌戰略不同,這些以ZARA、GAP為榜樣的後起之秀們,要做單品品類的殺手,讓自己成為更具國際時尚元素特點的新掌門。
國際化:中國設計師及其品牌的頻繁國際亮相;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海外設廠,推行「走出去」戰略;再加上奧運橋樑、產業發展需要、全球一體化趨勢,2008年中國服飾產業的國際化表現值得期待。
時尚化:當KAPPA把時尚運動越做越火的時候,當商務休閒男裝卡爾丹頓推出時尚休閒副牌爵度的時候,當大眾休閒品牌美特斯·邦威、以純紛紛增加更多時尚元素的時候,傳統的中國服飾界開始嗅到了時尚的氣息。服飾的未來在時尚,無論是巴黎、米蘭、紐約還是東京,都足以說明。中國服飾產業的未來之戰自然也要聚焦時尚。
更多服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