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冰箱行業自 2005年年末開始進入持續快速增長階段,與彩電、洗衣機、空調等家電產品不同,截至2008年8月,冰箱市場一直保持著銷售額增長幅度高於銷售量增幅的態勢,整體行業運行良好。伴隨著冰箱行業的快速增長,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出現了變化,營養健康受到青睞,保鮮、節能、環保等更多創新技術在冰箱中廣泛應用。與此同時,2008年冰箱市場還表現出高端產品和低端產品「兩極化」放量增長的態勢。售價在 3100元以上的高端冰箱,從零售量規模來看其市場占比已經為24.73%,而從零售額規模來看其市場份額也達到了44.27%。由此看來,高端產品以兩成多的銷量規模獲得了超過四成的銷售額市場份額。
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9月海爾、容聲、新飛、美菱「四大家族」總的零售量市場份額已經達到53%,2007年四者總的零售量市場份額為50%。昔日冰箱業的「四大家族」在經過幾年的調整之後重新煥發光彩。
值得關注的是,海信和美的兩個「集團系品牌」也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根據中怡康今年前三個季度的累計數據顯示:海信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為5.99%,容聲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為7.63%,兩者相加為13.62%,已超過西門子的10.58%,穩居第二名的位置;美的系旗下的四個品牌累計市場份額為10.43%,已經高於新飛和美菱,緊隨海爾、西門子之後,具體品牌市場占有率為:美的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為5.77%,榮事達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為2.30%,小天鵝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為1.55%,華凌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為0.81%,這不由使人想起美的系2007年年底對於2008年市場的規劃———「保三望二」是一個可以實現的願景。
與此同時,國家信息中心調查數據顯示:2008年1-8月國內重點城市冰箱市場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前十名銷售量占有率由去年同期的85.27%升至今年的89.07%,冰箱開始出現與空調、洗衣機類似的品牌集中態勢。與去年同期相比,2008年1-8月前十名品牌銷售量占有率提高了3.8個百分點,而前三位占有率提高了7.19個百分點。此外,國內重點生產企業12個月內產品銷售比例明顯高於進口品牌,適應市場的新產品研發水平和市場化速度明顯提高。
國內品牌領跑市場
截至目前,2008年冰箱行業增速平緩,與往年相比變化並不大。國家信息中心調查數據顯示:國內品牌銷售量比例明顯提高,由去年同期的62.95%提高到2008年1-8月的72.7%,以海爾、美菱、新飛、美的、容聲、海信為代表的國內軍團領先優勢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海爾作為行業中最具影響力的國內品牌,一直占據著25%左右的市場份額,目前正以26.59%的市場零售量份額領跑市場。這得益於2008年以來海爾融合了國際化設計理念的卡薩帝系列高端冰箱的發布,今年海爾卡薩帝系列高端冰箱共有美式、法式、六門和意式四大系列,融合了大容量、不鏽鋼、多門和抽屜式的獨創設計,這一切無疑提升了海爾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影響力。
另一國內企業美菱在四川長虹控股兩年多來,業績有了進一步提升,目前美菱冰箱市場份額為9.58%,位列第三位。根據美菱電器公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實現淨利潤495.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5.3%。
新飛作為國產品牌中較早提倡差異化競爭的廠商,目前市場份額為9.2%,今年以來一方面渠道下沉,加強三、四級市場的終端建設,由一縣一點擴大為一縣多點並向鎮級市場延伸,實現一鎮一點;另一方面新飛開發上市的日耗電量0.29千瓦時節能王冰箱,採用新型專利密封技術和航天材料真空絕熱板做隔熱材料,從而使新飛冰箱在節能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容聲作為中國冰箱四大家族之一的品牌,雖然在2005-2006年經歷了太多的悲喜,但是憑藉其厚實的底子,經過一系列的調整後,最近兩年其零售量、零售額一直保持恢復性增長,目前市場份額為7.63%,保持前五的位次。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當國家出台「家電下鄉」政策並將冰箱納入試點產品之一時,冰箱業全體是歡欣鼓舞的,因為該政策無疑將幫助冰箱企業加速啟動農村市場,最重要的是,讓一些大品牌可以直達農村市場,而先前農村市場被一些雜牌和當地中小品牌所占據。另外,隨著今年上游壓縮機、鋼材等成本不斷上漲的影響,那些曾因這一市場急速爆發而誕生的中小品牌,受到了殘酷的生存挑戰。雖然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是目前江浙地區已有多家中小企業停止生產冰箱而轉產其他產品。
外資品牌不盡如人意
與國內品牌領跑市場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外資品牌2008年前三個季度表現不盡如人意。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08年1-8月,進口品牌呈現整體下滑趨勢,除松下外,西門子、三星、LG、伊萊克斯、夏普、東芝等進口品牌銷售量占有比例都有所下降。
排名行業第二位的西門子出現銷售逐月走低的情況。中怡康的數據顯示,西門子1月份的零售量市場份額為11.06%,2月份降為10.85%,4月份又降至10%,5月份繼續下降至9.38%,直到9月份因備戰十一才使其銷量提升,零售量市場份額升到13.78%。
韓系LG和三星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市場份額也均在下降。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LG冰箱2008年1月的零售量市場份額為3.3%,到了2008年8月降為2.4%;零售額市場份額也在下降,2008年1月為6.4%,2008年8月降為5.1%。另一韓系品牌三星冰箱,其零售額和零售量市場份額同樣呈現下滑趨勢,2008年1月零售額市場份額為6.3%,2008年8月為5.2%;零售量市場份額也由2008年1月的3%降為2008年8月的2.8%。由於三星冰箱和LG冰箱兩者在中國市場無論在產品上還是在市場策略上趨於雷同,因此兩者市場份額的此消彼長對於整個市場的影響並不明顯。
此外,松下、伊萊克斯、博世等冰箱品牌同樣難逃市場份額下降的噩運。以伊萊克斯為例,其2008年1月的零售量市場份額為3%,而2008年9月的數字為2.7%。
產品:向多門和大容量挺進
從不同容積段產品的銷售量、銷售額結構變化來看,2008年前三個季度,冰箱市場銷售結構中241升以上大容積產品是一路高歌猛進。
中怡康數據顯示:從容積段來看,181升-210升的冰箱仍然占據主流,2008年1-8月的累計零售量和零售額市場份額分別為39.42%、33.59%,與去年相比變化並不明顯。然而,181升-210升的冰箱似乎可以成為一個產品容量段的分水嶺,低於此容積的冰箱市場份額開始萎縮,高於此容積的冰箱市場份額則開始擴大。
國家信息中心數據同樣顯示:截至2008年8月,300升-349升容積段的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同比增長323.98%,350升-399升容積段的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同比增長383.33%,400升-449升容積段的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同比增長325.00%,450升-499升容積段的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同比增長256.43%,501升以上的容積段冰箱零售量市場份額同比增長50.98%。即便如此,在全部冰箱中,增幅較高的容積段比例依然相對偏小,雖然上述大容量段的產品同比增長巨大,但這與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有直接關係,不過大容量冰箱產品增長是大趨勢。
在大容量產品開始走俏市場的同時,我們看到從2005年開始,連續三年,三門、多門及對開門冰箱每年的零售量市場份額都在增長。中怡康數據顯示:多門冰箱(包括三門冰箱)2005-2007年的零售量市場份額依次是5.9%、7.8%、9.5%,而且這種增長趨勢在2008年得以放量增長。
2008年前三個季度累計,三門冰箱零售量和零售額市場份額分別是10.3%、17.8%,與去年同期累計相比分別增長了37.66%和34.77%;多門冰箱(不包括傳統三門)零售量和零售額市場份額分別是0.4%、1.4%,與去年同期累計相比分別增長了249.15%和232.04%;對開門冰箱零售量和零售額市場份額分別是3.2%和10.8%,與去年同期累計相比分別增長了34.69%和57.03%。可以看到三門、多門及對開門冰箱的零售額總計達到30%,在整個市場結構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直占據市場絕對主導位置的雙門冰箱其市場份額正在逐漸減少,2008年9月零售量份額環比減少了10.64%,零售額市場份額環比減少了7.63%。不過,從數字上也可以看出,雙門冰箱依然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2008年前三個季度累計零售額和零售量為67.60%和81.83%。
市場:銷售額增幅大於銷售量增幅
連續三年,冰箱市場持續良好發展,截至2007年,零售量達1613萬台,而零售額達402.7億元。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與彩電、洗衣機、空調其他三大家電產品不同,截至2008年8月,電冰箱整體市場一直保持著銷售額增長幅度高於銷售量增幅的態勢,整體行業運行良好。
對於2000元以下的冰箱市場而言,「家電下鄉」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三、四級農村市場再次受到行業的關注。對此中怡康認為:隨著「家電下鄉」政策未來在遼寧、大連、黑龍江、安徽、山東、青島、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陝西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的推廣,有理由相信一個龐大的市場正在啟動,未來迎接冰箱的將是一個更廣闊的市場。
高端市場成角逐重點
2008年中外各大外資品牌紛紛將產品線引向高端,主打對開門、多門冰箱。原來中國冰箱高端市場向來是西門子、伊萊克斯、三星等外資品牌的天下,不過這一地位正遭受著來自美的、海爾等國內冰箱主流品牌的夾擊。
我們把售價在3100元以上的冰箱界定為高端冰箱,從零售量規模來看其市場占比已經為24.73%,而從零售額規模來看其市場份額達到了44.27%。高端市場以兩成多的銷量規模獲得了超過四成的銷售額份額。
另外,我們從冰箱的基本構造上將整個高端冰箱市場分成兩大部分:三門及以上的冰箱和對開門冰箱。中怡康數據顯示:目前三門及以上冰箱的零售量市場份額為10.38%,其市場零售額為22.44%,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
對開門冰箱代表著目前冰箱市場的先進技術、豪華設計和尊貴消費,無疑是高端市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中高端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對開門冰箱已經成為重點城市銷售增幅最大的產品。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08年1-8月,重點城市對開門冰箱銷售量、銷售額同比增長達到59.07%和48.16%。從冰箱不同類別整體銷售情況分析,2008年1-8月對開門冰箱已經占整體市場的4.1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4個百分點,銷售額市場占比達到13.86%。隨著這一類型產品市場競爭的逐步激烈,產品價格開始鬆動。與去年同期相比,2008年1-8月對開門冰箱平均價格下降接近10%,達到9.74%,在消費需求提升和平均價格下降的雙重推動下,加上十一、元旦前整體促銷的影響,預計2008年全年對開門冰箱在重點城市的市場占比有望突破7%。
農村市場是下一個熱點
在關注冰箱的農村市場時,我們不能不提及2007年年底中國政府實施的「家電下鄉」政策,該政策使得冰箱被包括在三個試點產品之列,特別是目前農村冰箱普及率較低,2007年為26.1%,僅相當於城鎮居民二十多年前的水平,和彩電相比差距很大。「家電下鄉」對於中國2008年冰箱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三、四級農村市場再次受到行業的關注。對此中怡康認為:隨著家電下鄉政策的推行,有理由相信一個龐大的市場正在啟動,未來迎接冰箱的將是一個更廣闊的市場。
截至2008年10月17日,從通過家電下鄉系統銷售家電的平均單價來看,冰箱最高,達到1824元。分產品來看,試點期間,通過家電下鄉系統實現的257萬台銷量中,冰箱實現154.22萬台,占比超過一半,約為60%,是家電下鄉最大的受益者。與此同時,三省試點產品通過家電下鄉共實現銷售額37.49億元,其中冰箱由於單價高,銷售金額高達28.14億元,占比75%。
值得欣喜的是,2008年10月16日,財政部和商務部聯合下達通知,從2008年12月開始在四川、山東(含青島)、河南開展的家電下鄉試點推廣到內蒙古、遼寧、大連、黑龍江、安徽、山東、青島、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陝西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這將給冰箱產品挺進三、四級農村市場帶來更多的機會。
東方證券分析師張小嘎對家電下鄉推廣後未來五年農村冰箱市場測算如下:未來農村冰箱普及率每年將提高 0.92%-2.67%。到2012年年底,農村冰箱普及率將達到39.17%,比之 前 提 高4.32%。2007年全國冰箱銷量為4319萬台,內銷2682萬台,預計家電下鄉將帶來230萬台的淨增量,相當於冰箱行業增加銷量5.33%。
因此未來冰箱廠商在挺進三、四級農村市場,在進行冰箱產品營銷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三、四級市場消費者在挑選產品時,要比一、二級市場的消費者更重視「性價比」;第二,三、四級市場品牌傳播還是以傳統的口碑相傳為主,如經銷商推薦、親戚朋友介紹,以牆體廣告為輔;第三,農村消費者由於整體收入水平偏低,消費觀念不夠成熟,所以品牌意識整體淡漠;第四,農村消費者購買家電產品的「時令性」很強,「有錢不買半年閒」的消費觀念根深蒂固,所以農村消費者購買冰箱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夏季和春節期間。
技術:廠商關注保鮮與節能
2008年中國冰箱在高端領域表現十分搶眼,而對新技術和新材質的應用成熟則是其高端市場的主要拉力,也代表了產品流行趨勢。
隨著冰箱產品科技含量的升級,冰箱從具備傳統的冷藏、冷凍功能,發展到集智能、精確分區、節能、環保、殺菌、保鮮等功能於一身的產品,其產品內涵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每一項提升功能技術的背後都有消費需求的推動,每一次升級後又刺激了更深層的需求。比如分類儲藏催生了多溫區,多溫區演變成了精確分區。又比如出於對健康的追求,消費者關注殺菌、保鮮等功能,而當這些成為冰箱的基本功能配置之後,市場再次向健康技術提出了殺菌效率和保鮮度的要求。
外觀:歐式設計令人耳目一新
目前在市場上,2000元以下的冰箱顏色大都以採用常規的銀色和白色為主,3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冰箱,除了在功能上略有升級外,一般都擁有漂亮的外形且多種顏色選擇。仔細比較可以發現,容量完全一樣、功能差不多、型號不同的兩款冰箱,色彩鮮艷、外形出色的要比普通樣式的冰箱貴500元-800元,色彩的差異化已經成為產品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還需要關注的是,2008年以來,隨著很多冰箱小廠的成長,這些廠商樂意在不會產生太多製造成本的色彩、外形上下工夫。3年前興起的彩色面板目前已經普及到三、四級市場,至今產品需求空間仍然巨大,比如奧馬、白雪等三線品牌一直廣泛使用彩色面板。
今年冰箱的外觀設計除了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彩色面板之外,還出現了簡約大方、清新淡雅的歐式設計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首當其衝的就是海爾卡薩帝法式對開門冰箱,其設計靈感源自歐洲,其鋼質外觀、超大觸控液晶顯示屏、嵌入式門體工藝、歐式品位的圓柱式磨砂把手,均顯示了產品的精湛工藝與完美設計。而在美的名門系列、美菱雅典娜等多款對開門冰箱身上,我們同樣看到了歐式設計的身影,這已經成為高端產品的主流設計趨勢。
保鮮: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
目前,冰箱市場在保鮮技術的宣傳上有兩大特點:其一,宣傳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保鮮溫度,從而要求冰箱要有精確的變溫系統,這是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其二,以獨特的保鮮特點示人,大多在保鮮的某一項上頗為突出,比如VC誘導保鮮、七彩光合養鮮、光波保鮮、原生態保鮮、零度保鮮、深冷保鮮等。
根據調查,2008年擁有較高人氣和領先性的保鮮技術主要有:海爾光波增鮮技術,不斷釋放5種波長的仿自然光波,讓採摘後的果蔬繼續進行光合作用,有效促成VC、葉綠素及其他養分的合成,加上VC誘導保鮮、直流全變頻等專利保鮮技術,讓果蔬時刻保持自然新鮮;容聲「原生態保鮮」其原理是通過在冰箱內釋放仿自然光和特製的保鮮劑能夠長時間保證蔬菜水果中的胺基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不流失,食物始終處於原生態般的新鮮狀態;容聲「七彩光合養鮮」技術就是通過電腦編程將紅、藍、黃三基色光源進行不同的搭配,產生交替變化的七彩光,同時配合分立多循環技術所實現的精確控溫和適宜水分,創造出「原生態」七彩養鮮空間,使水果、蔬菜中葉綠素、VC等營養成分的含量較普通冰箱成倍增加,極大地增強冰箱保鮮效果;深冷速凍細胞鮮活技術,使冷凍的肉類食品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0攝氏度至零下40攝氏度這一冰晶生成帶,避免冰碴刺破食物細胞膜,保證營養不流失;海信矢量變頻技術保鮮,其原理是依靠矢量變頻技術使冰箱具有更強大的急速冷凍能力,尤其是對冷凍室內的肉類食品2-3倍的快速冷凍從而達到快速保鮮、營養保鮮的目的,同時,通過對5攝氏度、0攝氏度等各個溫控點的轉速,使食品的溫度衝擊變小,減少食品水分流失,從而實現保鮮效果好,保鮮期長。
眾所周知,對於食物的保鮮來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溫度。比如,按照正常儲藏果蔬的程序,首先要保證低溫以降低催熟氣體的釋放。而且不同的食物都有各自最佳的儲藏溫度,軟冷凍、「零度保鮮」及變溫室的提出,都是針對這一原理。
國內冰箱廠家在溫度控制上做得都不錯,冷凍、冷藏、軟冷凍、變溫室等各間室分得很開,有的廠家甚至可以達到五六個溫區。而在微生物、濕度、氣體環境上做得較少,這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除溫度、濕度之外,冰箱要提高保鮮效果還要解決微生物和氣體環境問題。根據食品科學原理,細菌黴菌是引起食品腐敗變質的重要原因,也是冰箱發臭的主要原因。此外在殺菌方面主要有兩種技術:一種是立體抗菌,即箱體內的全面抗菌;一種是接觸抗菌,即擱架等採用抗菌材料。因此,在解決微生物繁殖方面,不少冰箱廠家提出了冰箱殺菌的功效,比如「361°全面動態殺菌裝置」以及銀離子擱架等。
雖然冰箱保鮮技術在很多方面有突破,但在氣體環境上的改變是實現冰箱保鮮關鍵所在,目前商用冷凍冷藏在此領域做得較好,而家用冰箱還少有廠家涉足。據了解,乙烯是一種天然的植物荷爾蒙,所有的植物組織都具有產生乙烯的能力,尤其在果實熟後、物理傷害及組織老化時會產生乙烯。乙烯氣體除了可使更年性果實食味變佳外,還會造成葉片脫落、葉綠素消失、組織老化等不良影響。此外,雖然2008年保鮮概念成為廠商熱炒的焦點,保鮮技術的實效和時效問題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目前很多保鮮技術存在隨時間推移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狀況。保鮮冰箱繼續期待國家標準的出台。
節能:將是明年競爭焦點
2009年將正式實施新修訂的《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入門能效限定值提高了20%,冰箱廠家普遍的反映是:由於冰箱產品平均能效水平較高,「節能」將成為未來市場比拼的主要焦點,同時,這將成為一個標誌,使冰箱企業在高端產品上的競爭更有針對性。
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供的資料顯示:2009年將正式實施新修訂的《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在新標準中,冰箱市場整體能效水平有所提升。冷藏冷凍箱(即家用兩門電冰箱)1級能效水平提高了27%,能效限定值提高了20%,與老標準相比,能效限定值提高了二個等級,即新能效標準中能效5級的水平相當於老標準中能效3級的水平。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80%以上的冰箱都是節能產品,達到了現行國標2級或1級,而現行的國標已經滯後於冰箱節能技術的提升,這與空調被動升級十分不同。中國節能冰箱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促成了冰箱企業在節能指標上先人一步。在中國的冰箱市場,冰箱廠家早已開始在節能上展開較量。
今年廠商紛紛推出低能耗的節能產品,追求更節能省電的產品成為冰箱行業擺脫低端價格競爭的有力手段。近日,海爾日耗電0.23千瓦時的冰箱通過鑑定。日前,美菱在國內市場推出了日耗電量0.27千瓦時的節能冰箱;容聲已經成功研製出日耗電量0.25千瓦時的超級節能冰箱;海信鮮界系列多門變頻冰箱BCD-355WBP和矢量變頻冰箱BCD-278VBP;西門子KK20V60TI雙開門冰箱採用電腦溫控和單循環製冷系統,耗電量僅為0.49千瓦時;美的BCD-199DM冰箱採用全封閉的高效壓縮機,有效地提高了冰箱的工作效率。
2008年在冰箱節能技術上,變頻冰箱應用也值得關注。由於變頻冰箱採用變頻壓縮機,並在冰箱控制系統中增加了變頻控制器,通過改變壓縮機的轉速來改變冰箱的製冷量。由於變頻壓縮機和變頻控制器的成本較高,使得變頻冰箱的價格也較高,現在一般用在高端冰箱產品中。據觀察,目前海爾、松下、海信等各大廠家均主推變頻,三星、新飛、美的等陸續推出變頻冰箱產品,但是由於製造成本高,售價相應也高,目前各大品牌變頻冰箱的比重仍不高,其變頻冰箱銷售規模一直難以突破。
對於目前國內容積在200升左右的主流冰箱,由於其能效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耗電量已經很低,這時再採用變頻技術可能會得不償失。但是對於容積在250升及以上的大容積冰箱來講,目前這類大容積冰箱使用的常規壓縮機效率較低,加上功率較大時,開停機損失也較大,採用變頻技術的節能效果就很明顯。因此,在大容量高檔冰箱中,直流變頻冰箱未來應該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上游:整機廠商與上游供貨商開始聯動作戰
2008年冰箱上游產業環境變得複雜,由於原材料、人力資源等成本上漲因素,冰箱廠商為了充分保證上游配件的質量,防止一些配件商因為成本壓力採取偷工減料的手段從而影響配件質量,一些規模化冰箱企業採取結盟上游供貨商的做法,成為產業的一大亮點。
壓縮機向高效小型化發展
2008年1~4月,由於旺季市場啟動較早,冰箱壓縮機的銷售曾一度供不應求,但2008年4月以後,幾乎所有的冰箱壓縮機企業都出現了銷售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局面。到6、7月份,這種局面更嚴重,產量和銷量同比出現了下滑。粗略估算,2008年上半年,中國總共生產冰箱壓縮機約3700萬台,比上年同期的3500萬台略有增加。
在今年前4個月高歌猛進的市場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市場的異常。直到5月份,下游的冰箱內外銷出現了明顯降低後,冰箱壓縮機企業才措手不及地減產。據悉,包括主流和非主流的冰箱企業在今年都沒有盼到如期的好年景。5月中旬,一些很長時間不放假的冰箱生產企業開始有了雙休日,對市場的過高預期以及宏觀經濟調控的生效使冰箱銷售出現了大量積壓。一些大企業的庫存甚至高達上百萬台,江浙一帶有很多小冰箱企業已經停產。
造成冰箱壓縮機市場需求減少的主要原因來自外部環境影響: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冰箱企業終端銷售不旺,需求放緩;然後是冰箱壓縮機行業產能過剩;還有國家加強宏觀調控、收緊銀根等措施,對冰箱壓縮機銷售都有影響。其次,家電下鄉政策在給一些大企業帶來市場機會的同時也使一些中小冰箱企業經營困難甚至瀕臨絕境,這些企業的壓縮機採購量明顯減少。再次,中國的樓市和股市目前都處於低谷中,這使得冰箱購買量減少,間接影響了冰箱壓縮機的銷售。
除了國內市場以外,今年冰箱壓縮機出口市場也不盡如人意。大部分企業表示,由於美國次貸危機以及全球經濟環境下行,今年出口量將略有降低,目前大部分產品出口到中東、東南亞以及歐洲。
目前來看,冰箱壓縮機開始走向高端,高效、小型化已經是很多企業的追求目標。例如,杭州錢江近期將推出WS系列新品,此系列產品的COP(製冷效率)值高達1.88;松下計劃在2008年底推出小型、超高效EWW型壓縮機。而在中國市場被呼喚了很久的變頻和商用冷凍壓縮機也即將走上前台。恩布拉科計劃於2008年11月在中國批量生產變頻壓縮機和商用製冷壓縮機(使用R290環保製冷劑);加西貝拉將在今年11~12月間向市場推出商用系列壓縮機產品;原來專注做變頻壓縮機的青島海立電機公司(原青島三洋電機有限公司被海立收購後成立)則計劃在2009年面向市場推出C-BU/C-BUV系列產品,該系列為高效小型化壓縮機,使用R600a製冷劑,製冷量範圍覆蓋90W~220W,C-BU(定速)COP為1.8以上,C-BUV(變頻)壓縮機COP將達到2.0,代表機種有C-BU/BUV072L4A、C-BU/BUV084L4A、C-BU/BUV090L4A等。
不過,總體來看,面對中國快速增長的冰箱市場,冰箱壓縮機企業今年仍紛紛擴張,加快搶占市場份額。北京恩布拉科雪花壓縮機有限公司第3條生產線EM3項目建設接近尾聲,將於年內建成投產,該生產線的投產將使北京恩布拉科雪花的年生產能力由460萬台增長至690萬~700萬台;華意壓縮下屬的華意壓縮機(荊州)有限公司「年產300萬台壓縮機擴改項目」正在順利推進,預計今年底前完工;廣東美的和日本東芝合資成立的冰箱壓縮機企業——— 安徽美芝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總投資規模8億元,首期廠房計劃於本月投產,預計於明年底形成1000萬台年產能;而天津扎努西正準備擴展目前200萬台的年產能,預計2009年產能可達到900萬台。明年,冰箱壓縮機市場的競爭必將更加激烈。
鋼鐵受經濟影響暴漲暴跌
從用鋼方面來看,家電類產品,尤其是白色家電產品的用鋼比例還是很大的。冰箱的箱體、冰箱壓縮機外殼的主要材料都是鋼,因此,鋼價上漲對冰箱價格的影響具有聯動性。
今年初鐵礦石價格上漲65%以後,鋼廠因生產成本上升,紛紛提高產品出廠價格以緩解生產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壓力,電冰箱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冷軋鋼板的價格從去年至今已上漲超過20%。去年冷軋鋼板的正常價位是5300~5500元/噸,春節後價格飆升到6100元/噸,4月份已達到6500元/噸。另外,據寶鋼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價格調整信息,普通鋼板價格上漲800元/噸,其中熱軋鋼板上調幅度為20%,冷軋鋼板上漲幅度為17.7%。鞍鋼、馬鋼等鋼廠也大幅提高了出廠價格。從鋼價上漲的角度看,今年5月份平均每台冰箱成本都增加了130元左右。
今年上半年,不少洗衣機、空調、電冰箱等白色家電品牌,借鋼材漲價之機上調產品價格,其中漲幅最大的超過了10%。由於有大約3個月的製造周轉期,第二季度生產的家電產品用的是第一季度買的鋼,而第三季度生產的家電產品用的是第二季度買的鋼。由此來看,家電企業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成本壓力要降低很多。此外,第三季度以後,受全球經濟金融風暴的影響,冷軋、熱軋酸洗、熱鍍鋅和不鏽鋼板價格都有大幅度下調,幅度在30%左右,這也將會使白電企業的鋼材採購成本降低,為企業提供了下調其產品價格的空間。
銅材和紙包裝價格上漲15%
和鋼材一樣漲價的還有銅材。銅價已經由2007年末的59000元/噸上漲到今年5月的68000元/噸,上漲幅度超過15%。每台冰箱的銅使用量在1公斤~1.2公斤之間,主要用在壓縮機、過濾管和蒸發器等部件上,單台冰箱由於銅價上漲而提高約1%的成本。
包裝用紙價格大幅上漲,漲幅達到13%~15%。多家大型造紙集團形成價格聯盟,實行統一價格,造成國內包裝用紙價格持續上漲。僅鋼、銅、紙三大類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就給每台冰箱增加了5%的成本。
企業成本壓力有望緩解
針對目前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未來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下滑,但由於冰箱產品生產周期長,目前在售的冰箱產品原材料仍是降價前採購的,眼下的原材料成本要反映到終端市場,至少要等到明年初。
面對日益上漲的成本壓力,冰箱製造企業應意識到,要依靠構建完整產業鏈、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來轉移成本壓力,不能一味靠提高產品價格。從長遠發展來看,如果環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漲價也是合理的,但對於目前這一點變化,家電製造企業更應該考慮通過規模化經營、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來自己消化這種環境的波動。
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上游原材料波動,未來冰箱整機生產企業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化解成本壓力:
第一,冰箱企業要積極與上游原材料廠商攜手開發新產品。以鋼鐵原材料為例,冰箱企業和鋼廠可以共同開發新產品,可達到降低鋼材採購成本的目的,鋼廠也可以藉此開發高端產品,優化產品結構。眾所周知,國內生產的鋼材比進口鋼材價格低廉,而部分家電用鋼仍需進口。與日本相比,我國薄規格的低鐵損高牌號還不能生產。冷軋無取向的高牌號電工鋼生產質量不夠穩定。高檔冰箱側板(厚0.5mm以下、寬1300mm以上)尚不能生產,主要從韓國、日本進口。冰箱用PVC(聚氯乙烯)覆膜板,國內可供規格有限,不少規格同樣需要進口。
第二,冰箱企業儘可能與上游原材料簽訂相對長期供貨合同,避免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造成利潤下滑。以鋼材為例,前幾年廣東美的集團與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就在廣州簽訂合作協議,攀鋼對美的的鋼材供應價格「遇高則降,遇低不升」,美的與攀鋼的合作使美的用鋼成本下降5%~8%。
第三,冰箱企業應尋找替代材料以降低成本。使用替代材料是目前家電業應對鋼鐵、有色金屬漲價的重要手段之一。以鋼材為例,部分電冰箱背板可以採用其他材料替代鍍鋅板等。此外,高強度薄板材的需求逐漸加大,可以藉此減少鋼材用量,也成為冰箱業的用材趨勢。
更多冰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冰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