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到,自網際網路企業樂視和小米攪局智能電視市場引發價格戰後,近期,智能電視借勢「雙十一」再次掀起價格戰。聯想近期攜手京東和蘇寧易購等電商平台,發起了「智動全網,脫光狂歡促」的智能電視專場促銷活動;此外,熊貓、TCL、長虹等彩電企業也加入到雙十一促銷的行列。價格戰是行業競爭同質化的一個縮影,未來,智能電視行業如何突破瓶頸,實現快速發展,將取決於各大企業整合資源、構造家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的速度和效率。
智能電視價格戰硝煙再起
2013年註定是電視行業不平凡的一年,樂視、小米、百度、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紛紛跑馬圈地。面對電視行業後起之秀的挑戰,TCL、創維、康佳、清華同方、海信、長虹、海爾等傳統電視廠商或合縱連橫或獨自迎戰,不斷地推陳出新、大打價格戰,施展渾身解數來捍衛著原屬於它們的領土。
面對一年一度網購狂歡節「雙十一」,各路賣家摩拳擦掌積極備戰,這當然少不了今年大熱的智能電視,各大電商紛紛祭出各種降價促銷活動,其價格優惠程度令人咂舌。熊貓電子推出的智能電視LE32J30S,該產品採用六代線生產的熊貓夏普螢幕,並搭載智能功夫芯3.0和安卓4.0+作業系統,此款智能電視目前在東京的售價為1399元;聯想智能電視32A21,該產品搭載了通過GoogleCTS認證的Android4.0.4作業系統,目前京東該產品雙十一特價為1588元;此外還有傳統電視廠商長虹,智能電視LED3D47C3100i搭載安卓4.0智能平台,擁有和豐網際網路電視、樂學方舟、海量應用等眾多網絡功能,目前該產品在國美在線的售價為3799元。
其實,早在雙十一的前半個月,創維和阿里聯合首發的酷開智能電視便便開始預售;TCL與愛奇藝發布的跨界作品「TV+」打出了「全網底價」的口號;康佳集團與CNTV合作推出網際網路電視KKTV。可以看出,面對任何可以爭搶用戶或直接對話的誠,無論是網際網路企業、傳統電視廠商亦或是IT企業、晶片製造商等等,各路諸侯都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來表現自己。一時間,智能電視行業風雲顫動。
智能電視挑起客廳革命
在中國數位電視的年度盛典上,奧維諮詢總裁喻亮星曾表示,預計2013年智能電視銷售規模將超過1000億,2014年將超過1500億,並且圍繞智能電視的整個產業鏈價值大幅增加,預計2013年各種終端與內容銷售額將達到3000億左右;此外,艾媒諮詢的數據也顯示,2015年中國智能電視銷量將攀升至3055萬台。
可以看出,智能電視市場無疑是一個亟待開發的巨大金礦,是未來三網融合中終端設備的競爭焦點。這也是除傳統電視廠商之外,各路諸侯進駐該市場的原因之一。此外,智能電視這一新興市場與網際網路企業之間特徵的「無縫連結」,使得網際網路企業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具有相當的競爭優勢。
一方面,低價策略是網際網路企業跨界涉足其他領域的慣用手法。樂視、小米、騰訊等網企通過高配置低價格的營銷方式來吸引消費者購買,通過這種方法進行卡位,擴大用戶基數。而後通過後續的服務,如視頻節目的收費來實現盈利,這些是傳統電視廠商很難甚至無法做到的。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企業大部分是走電商渠道,這也是網際網路企業敢打價格戰的重要前提,其線上銷售費用遠遠比線下銷售費用低廉。「智能電視之所以敢如此定價,主要是壓縮了高昂的渠道與流通成本。」易觀國際分析師卓賽君說。
在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看來,網際網路電視註定將會使電視迎來又一次新生。《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的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的電視開機率從3年前的70%下降至30%,40歲以上的消費者成為收看電視的主流人群。而在業界的期待中,電視的網際網路化或將拉回被電腦和手機搶走的用戶。
智能電視進入生態體系戰
智能電視縱然前景廣闊,但面對未來全面普及還存在許多問題。「近幾年是智能電視高速發展的井噴階段,但是智能電視激活率、實際使用率不高。因此內容開發商不願意進入這個市常與其看著網際網路企業可能把水攪渾,倒不如一起合作來切家庭網際網路這塊大蛋糕。」易觀國際分析師卓賽君表示。今年年初,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調查辦公室公布過一組調研數據,指去年全國智能電視銷量雖然突破了800萬台,但是接通率偏低,平均激活率只有27.5%,這意味著超過七成用戶並沒有使用智能電視提供的智能化網絡服務。
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用戶使用習慣的培養還需要一個過程;另一方面,用戶體驗成為關鍵所在。此前,由於網速帶寬不足等原因,部分智能電視面臨著「有人買但少人用」的尷尬境地。
如今,智能電視已從一個簡單的硬體製造轉變成了生態系統的建設競爭,在這個領域,單純靠硬體公司或單純靠網際網路公司都無法完成,必須有企業能合作打通整個產業鏈才能驅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智能電視是內容與硬體的集合體,目前進入智能電視產業的網際網路企業、硬體製造商和傳統電視廠商,在競爭上各有所長,可通過資源硬體整合實現優勢互補,從而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
未來,跨界的智能電視必然是生態之爭,要想占領智能電視產業的制高點,必須在內容服務和硬體製造兩個領域下功夫,單憑一家電視機製造商的力量是很難建立「內容服務」平台,必須與產業鏈上的各方合作,滿足用戶真正需求,才能促進智能電視產業健康、迅速發展。如何超越傳統家電企業的邊界,形成有競爭力的高效新生態系統,會是一道分水嶺。正如外界所預言的那樣,一些拉大旗的「假生態」或鬆散聯盟,很難形成規模化,退潮後「裸泳」的會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