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低點不斷抬升的國內糖價,另一邊則是跌跌不休的國際糖價,糖價內外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是繼續保持價差,還是逐步走向驅動?以下是2015年國內外食糖市場分析。
「國內糖價總體仍在成本價以下,為了國家食品產業安全,下降空間不大;國際糖價已經是多年低點,上下空間都不大。」 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馬占平給出了這一判斷。
食糖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以來,國內糖價上升,現在總體來看銷售價格平均在4780元/噸,距離成本線還有一定的距離,比如海南、湛江、雲南成本在5300元/噸。但部分地區已經有了一些利潤,一季度和二季度全行業虧損的狀況出現了一定轉變。
國內市場供求形勢發生了轉變。
上年度食糖市場總供給量約為1740萬噸,食糖銷售量只有1150萬噸,供大於求190萬噸。2014/2015年度各方面預計食糖產量為1050萬噸,如果進口還保持在上個年度的水平,食糖總供給量大概在1600萬噸,而消費量則可能達到1600萬噸。「這樣供求在2015年能達到平衡。」馬占平說。
對於國內外食糖不斷擴大的價差,馬占平也提醒國內糖業人士加大關注。紐約原糖期貨已經下降到每磅12.5美分左右,而國內糖價則一路上升,目前配額外進口糖和國內糖的價差已經達到1000元/噸。食糖的進口量增加,2015年1—4月國內共進口糖154萬噸,同比增長40%,按月度進度看進口糖55萬噸,預計後期的壓力很大,在銷售旺季的時候會較多地進入國際市場,從而會加大國內市場的壓力。
國內外食糖價差的存在更多在於我國對食糖進口採取的調控政策和行業自律。對於這種政策價差,廣東糖業協會理事長劉漢德表示仍會持續。近幾年,我國甘蔗和甜菜的種植面積都在萎縮,供給缺口進一步擴大。國內食糖維持高價才可以使糖企得以生存,保護我國食糖的自給率。基於這一觀點,劉漢德認為,2015年鄭糖期價可能在目前的5000元/噸徘徊,而2016年鄭糖期價值得看好。
不過,馬占平也提醒市場注意一點,本榨季甘蔗壓榨還剩下四個月的時間,隨著糖價的提高,食糖消費開始受到其他競爭品的制約。食糖消費空間受到擠壓,現階段糖企普遍反應銷糖有困難。「所以對糖價也不要過於樂觀。」馬占平說。
「國際糖價徘徊的可能性更大。」馬占平認為,國際市場上供求有所緩和,國際市場食糖價格下跌已經進入了第三年。2015年市場預測巴西由於各種原因減少食糖生產;印度雖然食糖增產,但出口也不會太多;泰國和澳大利亞的食糖產能基本持平。
總的來看,國際糖價下跌的可能性不會很大,但上升的空間也比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