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國童裝批發市場的生產,對面料要求批量小、花色多,很難向專門的面料生產廠家下大訂單,因此,我國童裝面輔料的採購仍然集中於中國輕紡城、西樵布匹市場、織里棉布城等面料市場。無形中導致了童裝面料的雷同和產品質量難以控制。現對2017年中國童裝批發現狀分析。
由於訂單小,嬰兒服裝對環保性以及諸如耐唾液色牢度等特殊性能都有要求,因此進行面輔料專門採購的成本也被提高。缺乏合格的固定的供應商,質量難以保證,對不合格產品也難以追溯責任,面料質量風險全部由童裝生產企業承擔。
2016-2021年中國童裝服飾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我國童裝面輔料市場,已經不能滿足中國童裝批發市場產業的發展需要。童裝抽檢結果表明,九成以上的質量問題都出在面輔料上。一是釋放甲醛含量超標,二是色牢度差。
目前,中國童裝批發市場的面料與產業、產品升級要求的差距主要表現在:1、面料設計方面對流行趨勢把握不準確、圖案單一陳舊、色彩暗淡、花色成人化嚴重、設計更新速度緩慢。在面料的功能性設計方面更是缺乏對針對童裝需求的研究和開發;2、面料品質方面,環保性差、色牢度差、色差嚴重、縮水率高、手感和透氣性都不能滿足較高檔次童裝生產的要求;3、在批量上不能適應童裝生產企業的要求,與日益個性化的市場需求也有差距。交貨期也比較長。對與童裝這樣的「小訂單客戶」,客戶關係和服務比較差。
越來越多的童裝批發掌柜們面臨著同一個挑戰:童裝批發環節的營業額在走低。
這並不能說明童裝市場在走下坡路。恰恰相反,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童裝市場產值即將「大躍進」。
中國母嬰品牌網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童裝預計可以達到1400億元市場規模,童裝產業產值年增率可達25%~30%,可以說是中國最具有潛力的市場之一。
品牌童裝市場份額在上升。森馬集團公布了2015年度的銷售額,其旗下童裝品牌巴拉巴拉以70億元銷售額、4000多家門店數量、連續三年超過25%的增長速度,牢牢占據中國童裝品牌領頭羊位置,市場占有率為4%。
一大批成人服裝品牌跑馬圈地,安踏、太平鳥、優衣庫、H&M、GAP等國內外服裝品牌早已推出自己的童裝品牌,搶食童裝市場蛋糕。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只有4萬~5萬個童裝品牌廠家,遠遠不能滿足童裝市場的需求。
更多童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童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