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末彩電原材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進入2017年,這種情況並沒有好轉,面板等原材料的不斷漲價,電視行業呈現普漲之勢,且大尺寸電視已經逐漸成為人們所追捧的。以下是2017年我國彩電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受困原材料價格上漲
網際網路品牌性價比優勢漸退
隨著電視面板價格上漲等原因,今年各大電視廠商紛紛選擇調整旗下電視產品價格。消息顯示,自樂視宣布部分電視連續價格上調後,小米電視也對部分機型進行價格調整。此外,如TCL、長虹等傳統電視廠商也調整部分產品價格。
對於電視價格上漲的原因,行業分析人士及不少彩電企業的公告中都歸結於上游液晶面板價格上漲有關。據中怡康發布的《2016年中國彩電市場總結及2017年展望》報告顯示,隨著2017年三星關閉一條7代生產線,LGD有一條6代線轉產做OLED,致使上半年面板供需偏緊,從而影響了面板價格上漲。
不過也有外界消息稱,在利潤率面前,不少商家會形成所謂「價格聯盟」從而對消費市場形成「價格綁架」,不過這一說法並不能站得住腳。據中國家電協會此前發布的消息顯示,國家發改委價監局對家電企業的價格提出了明確要求,禁止出現濫用市場地位,捏造散布漲價謠言。但不可否認,此番電視漲價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網際網路品牌電視廠商的性價比優勢。
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大尺寸電視市場需求量繼續增長
「除了更具性價比之外,網際網路品牌電視也有年輕化的品牌、內容豐富的形象等優勢。雖然在價格上有所調整,但隨傳統品牌也受面板漲價影響調高售價的情況,網際網路品牌電視的性價比優勢還依然存在,僅是被消弱了。」中怡康消費電子事業部高級研究經理賀湘輝對中國網科技表示,隨著網際網路品牌市場份額的逐步擴大,傳統品牌已於至展開爭鋒相對的競爭,今後這種競爭將從局部轉向企業整體實力的比拼。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在接受中國網科技採訪時也認為,今年對網際網路品牌是個嚴峻考驗,過去依靠性價比優勢贏取市場的方式,在紛紛漲價的市場呼聲中優勢大大縮小,甚至不復存在,而在內容上網際網路品牌的內容優勢也已經被傳統品牌趕上甚至超越。因此,我基本判斷今年將是網際網路品牌電視廠商掉頭向下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據相關《報告》顯示,從2016年電視尺寸結構對比分析來看,大尺寸電視卻呈集中爆發態勢,2016年55寸電視的零售量份額達到25.3%,同比增長近10%;32寸電視零售量份額則為17.7%,同比2015年則下降了近6%。
另外,今年全渠道彩電主要尺寸零售量份額預測,55寸電視的市場占比將在26.2%,位居所有主要尺寸零售量份額的首位。針對今年電視市場情況,賀湘輝告訴中國網科技記者,隨著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入局,2016年低價競爭無處不在。但經過新一輪消費升級後,大尺寸電視市場的需求量會繼續擴大,利潤也高於其他產品。
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家電生產企業應該從內部經營管理著手,完備自身對待外部競爭的能力和水平,在家電行業努力轉型的今天,「價值戰」才是家電行業的盈利之道。更多相關彩電行業市場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彩電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彩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彩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