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老齡化問題嚴重,養老便也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但是隨著政策的不斷助力,養老行業未來市場會是巨大的。具體請看以下內容,以下是2017年我國養老行業現狀分析:
養老產業迎政策風口
人口老齡化是全球性的問題,因此要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近些年,國家連續出台了有關促進養老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說明國家已經將老齡化提升為國家戰略。
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這為今後一段時期全國老齡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6年10月11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指出,養老服務業既是關係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具有巨大發展**的朝陽產業。要緊緊圍繞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降低准入門檻,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推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提升居家社區和農村養老服務水平,推進養老服務業制度、標準、設施、人才隊伍建設,繁榮養老市場,提升服務質量,讓廣大老年人享受優質養老服務。
另外,《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13號)、《民政部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的實施意見》(民發〔2012〕129號)、《關於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民發〔2015〕33號)等文件明確提出:為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
由此可見,養老產業如今正站在政策風口之上,並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行業,可以預見的是,今後來自社會的資本投入將成為養老領域的中堅力量。
鼓勵並呵護民間資本
從我國當前養老產業構成來看,主要包含養老服務、養老地產、養老金融與養老用品四方面內容,其中,地產是載體,相關服務、金融等是重要的延伸內容,它們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當前進入該領域的以房地產企業居多,不乏萬科、遠洋、保利、綠地、新城控股等品牌房企的身影。
一位長期研究養老產業領域的專家認為,養老行業在國內屬於朝陽產業,但國內尚未有成功案例,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在這一過程中已經有很多人倒下,或者正在倒下。做養老產業的人需要情懷與堅守,因為市場階段使得行業在5-10年內可能都看不到開花結果,長期的高投入低回報將是所有養老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而民間資本的這一片情懷同樣需要政策的呵護。
以過往的經驗出發,從汽車、家電、通訊等產業發展來看,前期較高利潤率的支撐是今後上述能為廣大老百姓生活提供良好服務商品得以普適化的前提,除非養老機構定位為類似學校、醫院的設置,否則營利性的養老機構將是我國今後養老機構發展的主流形式。
在養老機構稅費**政策方面,對於很多民辦養老機構來說,由於缺乏操作層面的執行細則,如申請補貼的材料、發放補貼的周期、補貼發放形式等具體條文規定不足,導致實際能申請到補貼的民辦機構寥若星辰。使得民辦養老機構的投資成本遠遠高於福利性養老機構,提升了民辦養老機構入住價格,導致競爭力不足。
業內紛紛建言,從長遠角度來看應給予非營利性與營利性機構統一的稅收及行政事業性收費,才能更好地起到鼓勵民間資本投入養老產業發展的作用,最終實現以市場化方式解決養老發展難題的目的。
對於養老產業,國家應該大力支持養老產業,加強建設養老服務體系,加快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更多相關養老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養老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養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