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補貼下降等因素影響,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繼續下降。目前,整個新能源車市場逐步從「政策驅動」轉為「市場驅動」,市場分化逐漸顯現,如廣汽集團新能源車在市場低迷環境下依舊實現高增長;比亞迪的新車銷量也實現了逆勢上漲。
繼7月之後,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負增長情況沒有得到緩解。中汽協數據顯示,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8.7萬輛和8.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9%和6.4%,同比分別下降12.1%和15.8%。
新能源市場「降溫」承壓
事實上,雖然合資品牌在傳統燃油車領域的造車經驗、技術水平一直占有優勢,但在新能源領域卻未能及時跟上步伐,市場占有率方面遠遠不及自主品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今年1~7月新能源銷量排名榜單,前15位的車企中未見合資品牌的「身影」。
不過,隨著合資品牌的大舉發力,從市場占有率上看,還是出現了一些變化。2019前7月新能源乘用車個人用戶上險數據顯示,合資品牌車型占比開始上漲,達到13%,增長了8倍之多,而自主品牌車型占比則急劇下滑至78.73%,去年前7個月的占比則為95%以上。
上述變化,讓新能源市場格局的變化頗受關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總體上看,自主車企仍占據純電動車的絕對優勢地位,合資車企均未能進入前10名。但8月份,華晨寶馬、上汽大眾等表現較好,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也開始插混生產,合資的插混指標仍稍強於自主。
新能源汽車貶值現象愈發嚴重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日趨成熟和新能源汽車的逐漸普及,新能源汽車的貶值問題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甚至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車和換車的因素之一。
基於這種原因,對於新能源汽車保值率的研究,也成為了行業組織關注的重點。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期發布的《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今年8月,三年車齡的新能源純電動二手車保值率為30.9%,較之於上月下滑了2.6個百分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方面保值率為42.8%,相比較上月下滑2.7個百分點。
其中,特斯拉的保值率穩居榜首,為61.0%,位列排行榜二、三位的分別為比亞迪唐DM和寶馬5吸PHEV,保值率分別為49.3%和47.9%。報告顯示,近年來市場上湧現的新能源產品純電續航里程普遍超過400公里,這進一步加速了新能源二手車的貶值速度,而保值率排名較高的車型,基本上是依靠品牌所帶來的溢價。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