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4月國內汽車市場繼續回暖 存量競爭拉動汽車消費

4月國內汽車市場繼續回暖 存量競爭拉動汽車消費

2020-01-01 09:27:3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4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均突破200萬輛,增長率均實現由負轉正,分別同比增長2.3%和4.4%,結束21個月連續下滑趨勢。中國汽車市場逐漸擺脫疫情的影響,回暖正在成為主旋律。

  4月國內汽車市場繼續回暖

  4月,全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10.4萬輛和207萬輛,分別同比增長2.3%和4.4%,增長率由負轉正,結束21個月連續下滑趨勢。對此,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原因首先是由於國內商用車銷量呈現出了明顯的上漲態勢。其次,受2019年部分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標準的影響,去年同期銷量基數相對較小。最後,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也有利於汽車銷售的增長。

  此次增長主要由商用車拉動,而非乘用車。4月,乘用車當月售出158.7萬輛,同比下降4.6%;商用車共售出53.4萬輛,同比增長31.6%,為歷史最高水平。在乘用車當中,SUV實現了7.3%的同比增長,轎車和MPV依舊下滑。在商用車當中,與上年同期相比,客車產銷小幅增長,貨車產銷增長均超過34.2%達到49.6萬輛;其中,重卡銷量19萬輛,輕卡銷量破21萬輛,創單月銷量歷史紀錄。

  事實上,自本世紀以來,乘用車都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核心增長動力,無論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消費受阻,還是2010年強投資推動的車市全面增長,乘用車都表現強勁,只在2017年和2020年4月出現較大的乘商分化,呈商用車增速大幅高於乘用車的走勢。在商用車領域,除上汽大通小幅下降外,申沃、上汽依維柯紅岩、南京依維柯等商用車4月份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長。

  與商用車的「意外」突圍不同,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車,沒能迎來「春天」。為了儘可能地規避疫情的負面影響,推動新能源汽車恢復發展,4月,中央和地方各類利好信息不斷,補貼與免徵購置稅政策一起延長至2022年底。不過,目前來看,帶動作用尚不明顯。數據顯示,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2萬輛,儘管銷量開始環比上升,降幅同比收窄,但仍同比下滑26.5%;1-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5萬輛,同比下降43.4%。

  總體而言,4月份國內汽車市場尚未恢復到正常情況,接下來國內車市是不是會繼續回暖,仍然有待觀望。

4月國內汽車市場繼續回暖

  存量競爭拉動汽車消費

  按照中央地方50:50共享比例,可以增加地方稅收,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利於調動地方政府為拉動汽車消費創造條件的積極性,加大對城市道路、停車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解決城市道路擁堵和停車難等問題,補給城市道路建設之用,從而達到促進汽車消費的目的,使汽車產業與城市建設協調發展。同時,用車環境的持續改善,也將進一步刺激汽車消費,帶動汽車行業以及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

  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出台了多項拉動汽車消費的舉措,其中包括將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針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我認為以上這些政策從市場層面切入,切實考慮用戶的實際需求,從補貼、環保、二手車等多個層面,都將會為拉動汽車消費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從宏觀角度來看,疫情還未完全結束,因此仍有個別市場需求被抑制,待各行各業都復產,大家恢復了信心之後,消費能力才能真正地釋放出來。預計在二季度,中國汽車市場會有較大的可能性復甦,但仍然很難恢復到去年的同期水平。隨著政府促進汽車市場回暖政策的相繼出台,結合汽車行業本身的積極努力,下半年汽車行業的銷量水平有望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能否彌補上半年的損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長期來看,中國車市的基本面不會發生改變,但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宏觀經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存量競爭將成為我國汽車市場的新常態。未來,只有「走出去」,向全球尋求增量才能使企業真正地由大變強,提升中國汽車企業在全球化的競爭力,長城汽車也將持續深化全球化戰略布局。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