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並在全球蔓延,呼吸機、監護儀、輸注泵、便攜超聲、額溫槍、制氧機等與疫情防控相關的醫療器械需求上漲,診斷試劑需求量大增,對相關器械企業業績增長起到拉動作用。
數據顯示,醫療器械是一季度醫藥生物行業中表現較好的子行業之一。而從長期來看,疫情將推動國內重症科室和ICU病房建設,同時將帶動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升。
相比於藥品,我國醫療器械起步較晚,近幾年受益於分級診療推進下基層市場擴容以及進口替代等,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統計數據顯示,按申萬行業分類,截至2020年8月1日,A股醫療器械行業上市公司共69家。
醫療器械行業的快速發展,從近幾年企業上市情況中也可見一斑。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8月1日已上市的69家A股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有45家是在2015年之後上市。且自科創板開板至2020年8月1日,已上市的30家企業中,有一半為醫療器械企業。
此外,截至2020年8月1日,A股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總市值19024億元,高於化學製劑,儘管上市企業數量少於化學製劑。不過,行業內企業市值相對分化,與化學製劑行業比較相似。
具體來看,截至8月1日收盤,行業龍頭邁瑞醫療總市值超過4000億元,其餘企業中,除萬泰生物外,均在1000億元以下。其中,樂普醫療、新產業、安圖生物、華大基因、健帆生物5家企業總市值高於500億元。
我國醫療器械投資已經迎來了黃金時代。一方面,在全新的器械領域,如TAVR、結直腸癌早篩、可吸收支架、心室輔助裝置(人工心臟)等,國產企業先於外企獲批,國產占據主導,這也意味著未來我國器械增量市場很可能由國產占據主導。另一方面,在傳統的器械領域,本土器械已經在高端領域攻城略地,有所突破。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國內醫療器械領域整體研發投入及創新能力仍有待提高。本土醫療器械企業進入全球頭部企業行列任重而道遠。
更多醫療器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器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