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10日,A股市場迎來普漲行情,主要股指強勢反彈。同期,中國對關鍵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這一舉措不僅可能重塑全球供應鏈格局,更推動相關板塊成為市場焦點。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稀土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當日兩市股指集體走強,滬指漲超1%收復3200點,深證成指與創業板指漲幅均突破2%,近5000隻個股上漲。行業板塊全面飄紅,貴金屬、消費電子、稀土永磁等資源密集型產業領漲。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第六代戰機研發依賴的航空電子設備關鍵材料領域,中國對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或導致海外供應鏈面臨短缺壓力。分析指出,此前類似小金屬(如鍺、銻)出口受限後,國內外價格分化顯著,海外因供應緊張價格上漲明顯。此次稀土管控可能同步推升海外價格,並通過傳導效應帶動國內市場走強,形成內外價差擴大趨勢。
中國此次管制舉措被解讀為維護國家利益與履行國際義務的雙重考量。受限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其出口審核將遵循「安全可控」原則,並非完全禁止。但此舉顯著提升了稀土作為戰略資源的地位。從產業端看,國內稀土集團及磁材企業直接受益於政策支持,尤其在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需求爆發的背景下,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的技術壁壘與供應優勢將得到強化。
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風電、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對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將持續放量。「碳中和」目標推動下,全球對清潔能源技術的投入加速,進一步放大稀土資源的戰略價值。國內產業正處於轉型關鍵期,通過《總量調控管理辦法》等政策強化供應端管控,並依託出口管制形成價格話語權,供需結構有望持續改善。
當日資本市場已提前反映預期,稀土永磁指數單日漲幅居前,帶動電機、家電等下游板塊聯動上行。分析認為,在政策催化下,稀土產業鏈將呈現三重機遇:一是出口管制帶來的價格重塑;二是國內產業整合推動的集中度提升;三是新興應用場景催生的需求增量。
綜上所述,中國對關鍵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既是維護戰略資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重構全球供應鏈話語權的關鍵舉措。在內外政策協同與市場需求共振下,稀土產業鏈正迎來價值重估窗口期,其價格傳導效應、技術替代優勢及長期成長邏輯將持續吸引市場關注。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