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日益激烈,關鍵材料的自主可控成為各國發展的核心命題。在這一背景下,中國自然資源部正式批准設立高純石英礦為獨立礦種(第174號),標誌著我國在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原材料供應問題上邁出關鍵一步。這種二氧化矽含量超過99.995%的戰略資源,將直接助力晶片製造、光伏產業等高端領域突破技術瓶頸。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晶片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高純石英礦是指經過提純後二氧化矽純度不低於99.995%,且雜質和包裹體含量符合半導體級應用標準的特殊礦物。其具備耐高溫、絕緣性佳、透光率高等特性,是晶片製造中晶體生長環節的關鍵材料,在光伏電池封裝、高端光學器件等領域同樣不可或缺。此前中國高度依賴進口此類資源,美國斯普魯斯派恩礦曾占據全球90%以上半導體級高純石英砂供應,這一局面嚴重製約了我國新興產業的發展空間。
數據顯示,當前全球優質高純石英礦主要分布在美國、俄羅斯等國家。中國科研團隊通過在河南秦嶺、新疆阿勒泰等地的勘探,在新一輪找礦戰略行動中取得重大發現。經過技術攻關,國內已成功製備出4N5級(99.995%)產品,部分樣品純度達到4N8級(99.998%),實現了從原料進口到自主生產的跨越。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少數掌握高純石英深度提純技術的國家。
自然資源部已將該礦種列入戰略性資源目錄,計劃建立專門的技術創新中心開展成礦理論研究和工藝優化。未來將重點推進三大工程:一是系統開展全國性資源調查,在海南、廣西等地新增鋯資源8.5萬噸、鉿超千噸;二是實施定向勘查項目以提升儲量保障能力;三是推動分離提純技術標準化,構建從礦山開採到材料製備的完整產業鏈。
此次突破不僅緩解了半導體產業「缺芯少料」的困境,更帶動了新能源等關聯產業發展。在鋰、稀土等戰略礦產同步取得新發現的背景下,我國關鍵資源自主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統計顯示,2023年國內光伏組件產量占全球80%以上,高純石英國產化將使每萬噸多晶矽生產成本降低約15%,為綠色能源轉型提供強勁支撐。
總結來看,高純石英礦的獨立設礦標誌著中國在關鍵戰略資源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的關鍵跨越。通過系統性技術創新和全產業鏈布局,我國正在構建起支撐晶片製造、新能源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型資源保障體系。這一突破不僅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更為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供了堅實基礎。
更多晶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晶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