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正逐漸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2025年,隨著技術的進步、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低空經濟的發展前景愈發廣闊。本文從低空經濟的理論邏輯出發,分析其發展的本質、驅動因素、產業構成和價值實現路徑,並結合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的實施要點,旨在為推動我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2025-2030年中國低空經濟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託,以低空飛行活動為產出,推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其發展邏輯可以從本質、驅動、產業和價值四個維度進行分析。
(一)低空經濟發展的本質邏輯
低空經濟行業發展分析提到低空經濟的本質體現在低空要素化、要素場景化和場景經濟化三個方面。低空要素化是基礎,通過低空空域的建構、確權與利用,為低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要素場景化是路徑,將低空要素整合到具體場景中,形成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解決方案;場景經濟化是目標,通過滿足客戶需求,實現低空空域的經濟價值最大化。這三個方面相互協同,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
(二)低空經濟發展的驅動邏輯
低空經濟的發展依賴於技術、需求和政策三個要素的互動支撐。技術突破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可能,需求增長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而政策支持則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引領和保障。在不同發展階段,這三個要素的作用有所不同。在初期階段,技術的作用至關重要;在成長階段,政策的作用更加突出;在成熟階段,市場需求起主導作用。
(三)低空經濟發展的產業邏輯
低空經濟由低空製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和綜合服務四大產業構成。低空製造產業是基礎產業,低空飛行產業是核心產業,低空保障產業是先導產業,綜合服務產業是拓展產業。這四大產業在低空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相互協同,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
(四)低空經濟發展的價值邏輯
低空經濟的發展具有多維價值,包括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需求滿足、經濟動能和綠色發展等。技術創新價值體現在低空經濟對先進技術的依賴和推動;產業升級價值體現在低空經濟對相關產業的帶動和融合;需求滿足價值體現在低空經濟對多樣化需求的滿足;經濟動能價值體現在低空經濟對經濟增長的推動;綠色發展價值體現在低空經濟對環境的友好性。
我國低空經濟的發展既有優勢,也面臨挑戰,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優勢與劣勢
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政策支持、市場潛力、技術和產業鏈基礎以及低空功能優勢等方面。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我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國在無人機等領域的技術和產業鏈優勢,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低空經濟的快速高效和成本節約功能,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價值。
然而,我國低空經濟的發展也面臨一些劣勢,如法律法規標準體系不完善、技術制約和保障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法律法規體系的不完善,限制了低空經濟的發展空間;技術上的「卡脖子」問題,影響了低空經濟的規模化應用;低空基礎設施的不足和空域管理服務的不完善,制約了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機遇與挑戰
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機遇主要體現在政策機遇、市場機遇和產業投資機遇等方面。政策的強力加碼,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消費升級和城市群建設等帶來的市場需求,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投資需求,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然而,我國低空經濟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如空域監管與安全保障、市場拓展、投資風險和國際合作等方面。低空空域的監管複雜性和安全保障問題,增加了低空經濟發展的難度;市場認知度低和應用場景拓展慢,限制了低空經濟的市場空間;高技術門檻和前期投入大,增加了低空經濟的投資風險;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影響了我國低空經濟的國際合作和技術進步。
結合低空經濟的理論邏輯和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實施要點:
(一)完善低空空域價值挖掘條件
通過分類梳理和科學劃設低空空域、優化低空空域審批制度、優化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機制以及加強低空空域數位化管控與數位化確權等措施,完善低空空域價值挖掘條件,推動低空要素化,構建低空經濟價值挖掘的基礎。
(二)築牢低空技術創新和人才基礎
加大低空核心技術研發力度,加強創新載體和資源協同建設,加強低空人才培養與開發,築牢低空技術創新和人才基礎,發揮技術驅動作用,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三)構建完善低空經濟制度體系
加強低空經濟發展的統一規劃,加快修訂和制定低空經濟法律法規,完善低空經濟標準體系,構建完善的低空經濟制度體系,為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建立健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體系
完善低空經濟產業集群集聚生態,增強低空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能力,完善低空經濟產業金融支撐生態體系,建立健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體系,推動低空經濟的規模化和網絡化發展。
(五)完善低空基礎設施保障體系
因地制宜加快低空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完善低空管理基座,完善低空基礎設施保障體系,為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支持。
(六)有效拓展低空應用場景
打造典型低空應用場景,創建低空經濟示範區,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有效拓展低空應用場景,推動低空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七)加強低空經濟理論體系建構與應用引導
結合傳統經濟理論和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規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低空經濟理論體系,加強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推動低空經濟的科學健康發展。
四、總結
低空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經濟價值。我國低空經濟的發展既有優勢也有劣勢,機遇與挑戰並存。通過完善低空空域價值挖掘條件、築牢低空技術創新和人才基礎、構建完善低空經濟制度體系、建立健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體系、完善低空基礎設施保障體系、有效拓展低空應用場景以及加強低空經濟理論體系建構與應用引導等措施,可以推動我國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