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A股市場中,以固態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技術賽道持續升溫,多家上市公司股價異動引發監管關注。政策層面密集釋放支持信號,推動全固態電池標準體系構建,而企業端則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之間尋求平衡點。隨著2027年被普遍視為商業化元年,固態電池產業鏈正經歷從實驗室到量產的關鍵跨越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池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近期A股固態電池概念股集體活躍,天際股份(002759.SZ)、國軒高科(002074.SZ)等多隻個股連續三日漲幅偏離值超20%,諾德股份更實現七連板。市場熱度背後是投資者對下一代電池技術突破的強烈預期,但企業普遍強調當前固態電池業務占比仍較小:諾德股份雙面鍍鎳銅箔已適配半固態/固態電池技術,但相關收入占總營收不足1%;龍蟠科技子公司研發的三元前驅體尚處於小批量送樣階段。這種資本市場的亢奮與企業經營現狀形成的張力,凸顯了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中的機遇與挑戰。
國家層面正通過系統性規劃推動電池技術創新發展。工信部3月發布的《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首次將全固態電池納入新產業標準體系建設,4月進一步在汽車標準化工作中提出加快固態電池等標準研製。地方政策同樣積極跟進:北京、上海等地出台方案明確支持半固態/全固態電池示範應用,珠海規劃形成以系統集成為核心的鋰電池-固態電池產業鏈集群。截至2025年6月,中央與地方已構建起"頂層設計+區域試點"的立體化政策框架,為固態電池研發、生產到應用各環節提供制度保障。
儘管技術突破顯著,固態電池仍面臨材料體系優化、生產工藝革新等多重門檻。目前半固態電池已實現小規模測試應用,如寧德時代透露2027年有望實現全固態電池小批量生產,國軒高科"金石"中試線生產的電芯能量密度已達350Wh/kg。行業共識認為,到2027年前後將進入商業化初始階段:高端電動汽車領域率先應用半固態技術,全固態產品則在eVTOL、航空航天等特種場景開展驗證。預計2030年隨著產業鏈成熟和成本下降,固態電池市場滲透率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固態電池作為動力電池技術演進的必然方向,正在政策引導和技術攻堅雙輪驅動下加速產業化進程。當前資本市場熱情與產業現實進展形成鮮明對照,既反映了投資者對能源革命的投資信心,也警示著產業鏈各環節仍需加強協同創新。隨著標準體系完善、示範應用擴大和量產技術突破,固態電池有望在2030年前後重塑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格局,成為支撐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源。
更多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