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農產品冷鏈周轉量突破150萬噸,全疆骨幹網絡加速成型
在「一帶一路」倡議深化推進的背景下,我國冷鏈物流產業迎來關鍵發展機遇期。據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冷庫庫容總量達8936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2.7%,其中新疆地區增速居西北五省首位。作為西部冷鏈物流樞紐的重要節點,石河子市依託「城東-雙港」冷鏈集群建設,正加速形成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的全鏈條服務體系,為兵團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探索出創新路徑。
石河子地處新疆幾何中心,依託蘭新鐵路、連霍高速等交通動脈,構建起「鐵公空」多式聯運網絡。該市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現有冷庫庫容43.21萬立方米,占兵團總量的28%,其中保鮮庫占比69%;年冷鏈周轉量達70萬噸,較五年前增長超3倍。依託下野地西瓜、一四三團蟠桃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八師石河子市已形成「師-團-連」三級冷鏈物流配送體系,服務範圍覆蓋北疆4個師市及昌吉州、塔城地區。
「城東」生活物流中心聚焦農產品流通前端,通過建設淨菜加工中心、智慧農貿市場等設施,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最後一公里」精準配送。其配套的綠珠九鼎農產品批發市場日均交易量達500噸,涵蓋果蔬、凍品等多品類。而「雙港」片區則定位為國際冷鏈樞紐,配備海關集中查驗場所和鐵路專用線,2024年新增冷鏈物流專列3條,其中與無錫合作的物理保鮮冷藏貨櫃技術使農產品損耗率降低18%。
石河子基地突破傳統倉儲模式,通過供應鏈數位化平台整合訂單、運輸、庫存數據,實現全程溫控可視化管理。2025年計劃引入低空物流無人機配送系統,重點覆蓋偏遠團場生鮮農產品收儲環節。數據顯示,實施智慧化改造後冷庫使用效率提升40%,客戶黏性增強使冷鏈貨物平均停留時長從1.2天延長至3.8天。目前基地正聯合阿拉爾冷鏈物流基地共建兵團「雙樞紐」,共同開拓中亞農產品跨境貿易通道。
根據建設規劃,到2030年石河子基地冷庫容積將擴容至30萬立方米,年運營量目標提升至150萬噸。通過對接全國「四縱四橫」冷鏈物流骨幹通道,已與山東壽光、廣東湛江等沿海樞紐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在品牌建設方面,計劃培育5-10個具有兵團特色的農產品冷鏈品牌,力爭將蔬菜腐損率控制在25%以下,肉類損耗降至10%,推動冷鏈物流服務半徑覆蓋中亞五國主要城市。
當前,石河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的建設成效表明:通過強化基礎設施網絡、創新供應鏈管理模式、拓展國際物流通道,新疆地區正加速構建輻射西北、聯通歐亞的冷鏈物流新格局。隨著技術疊代與模式升級,以石河子為樣板的區域冷鏈體系將持續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為保障民生供給和促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更多冷鏈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冷鏈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