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湖北省以「潛江龍蝦」為核心的農產品產業鏈持續領跑全國。通過冷鏈物流體系的全面升級和區域品牌整合,小龍蝦綜合產值突破870億元,年交易總量達80萬噸,占湖北總產量60%、全國總產量25%。在冷鏈技術賦能下,「從產地到餐桌」的高效流通網絡不僅支撐了產業規模化發展,更讓「潛江龍蝦」成為覆蓋全國的民生消費品牌。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冷鏈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湖北依託「百城萬店工程」與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起覆蓋全國的小龍蝦供應鏈。截至2024年,全國範圍內開設潛江龍蝦品牌門店超4000家,使用標準化食材和烹飪技術的餐飲店超過1萬家。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作為核心樞紐,聯動27個分中心形成「一主多元」市場格局,高峰期日均交易量達1500噸,年銷售鮮活產品突破20萬噸,冷鏈物流支撐下的交易產值已超百億元。
潛江通過「蝦谷快運」物流平台與冷鏈物流大數據中心,建立了以潛江為起點的全國性配送體系。該系統包含直達所有省會城市的專線運輸,並在重點區域布設落地配送中心,確保鮮活小龍蝦能在48小時內到達消費者手中,平均存活率提升至94%。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小龍蝦交易量達17.7萬噸,交易產值75.27億元,供應鏈平台年交易額突破160億元,入鏈企業超千家。
針對行業周期性價格波動問題(如5-6月集中上市導致階段性降價),潛江通過「四季有蝦」養殖技術延長供應窗口,並依託冷鏈物流實現錯峰銷售。抽樣調查顯示,2024年1-6月小龍蝦畝均純收入達2659.2元,同比增長9%;69.4%的養殖戶表示收益持平或上漲。冷鏈倉儲與動態調節能力成為穩定市場供需的關鍵支撐。
當前潛江已形成涵蓋冷鏈物流、電商交易和配送管理的標準化體系,推動全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例如,「蝦谷雲倉」通過智能化分揀與溫控管理,將單箱存活率提升至94%;供應鏈平台整合13.87萬註冊用戶,實現從養殖到消費的數據閉環。隨著冷鏈技術疊代和全國網絡深化,預計2025年交易規模將進一步突破歷史峰值。
冷鏈賦能下的產業未來圖景
通過冷鏈物流與品牌化運營的深度融合,潛江龍蝦不僅穩固了區域經濟支柱地位,更在全國農產品流通領域樹立了標杆。從產地端到消費終端的全鏈條管控、技術標準的持續創新以及市場網絡的廣度拓展,共同構成了該產業抵禦周期波動的核心競爭力。未來,隨著冷鏈基礎設施覆蓋範圍擴大與數位化水平提升,「潛江模式」或將成為更多特色農業發展的參考範本。
更多冷鏈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冷鏈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