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我國期貨市場呈現震盪分化態勢,玻璃作為建築產業鏈重要品種,其價格波動正受到政策預期、庫存變化及地產竣工周期的多重影響。截至今日收盤(2025年7月11日),文華商品指數回落至162點下方,而玻璃主力合約在經曆日內2.2%漲幅後收窄至0.28%,顯示出市場對供需關係的深度博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玻璃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今日國內期貨市場跌多漲少,文華商品指數未能延續昨日強勢表現。數據顯示,煤炭板塊以堅挺陽線領漲期市,主要受益於供給側改革預期及鋼廠原料補庫需求支撐,而石油板塊則因OPEC+加速增產預期承壓下跌。玻璃作為建築類代表品種,在今日盤中一度上漲2.2%,但收盤漲幅收窄至0.28%。這一表現反映出市場對玻璃行業存在結構性分歧:一方面"反內卷"政策引發的預期情緒推動空頭離場,另一方面地產低迷帶來的需求不確定性仍存。
當前玻璃日熔量已降至近四年同期最低水平,較2021年峰值下降超15%。行業數據顯示,湖北地區玻璃企業昨日產銷率達140%,帶動本周全國庫存環比減少2.87%,為年內最大周降幅。這種供需改善跡象與歷史規律形成對比——過去四年間,玻璃日熔量在夏季通常保持平穩或小幅增長態勢。
市場情緒修復背後存在雙重邏輯:短期看,現貨成交回暖推動企業主動去庫;中長期則需關注地產竣工周期的兌現程度。統計顯示,我國建築玻璃需求60%以上與房屋竣工相關,而2025年1-6月全國竣工面積同比仍下滑8.3%,表明行業基本面改善尚需時日。
從歷史規律看,每年四季度是玻璃需求的傳統旺季(占全年40%的竣工量集中在11-12月),當前正處於8-10月備貨關鍵期。若本周庫存降幅持續擴大至3%-5%,疊加地產端保交樓政策實質性落地,有望形成"預期-現實"正反饋,支撐價格中樞上移;反之若需求改善不及預期,前期漲幅可能面臨修正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玻璃行業產能收縮已接近臨界點:截至6月底日熔量較2023年同期減少12.4%,進一步減產空間有限。這意味著未來供需平衡將更多依賴竣工端回暖而非供給壓縮,政策對施工進度的推動效果將成為核心變量。
當前玻璃期貨日線級別面臨關鍵選擇:若有效突破前高1750元/噸,則可能打開新一輪上漲空間;反之跌破1680元支撐位則需警惕中期調整風險。技術指標顯示,近期RSI已升至65的超買區間,短期波動率或加大。
總結
2025年玻璃市場正站在供需轉折的關鍵節點:短期庫存下降與政策預期形成上行動力,中長期仍受制於地產行業整體復甦節奏。投資者需重點關注8-10月傳統需求旺季的兌現程度、保交樓專項借款投放進度以及日熔量是否出現超季節性下滑等核心指標。在交易策略上,建議結合技術面突破信號與庫存周度數據變化靈活調整倉位,在政策催化與現實驗證的動態平衡中捕捉機會窗口。
更多玻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玻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